2)第八十二节 改天给贵院送一个镇馆之宝[加更2/10]_向往的生活之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中走出,慢慢构成了一个个唯美画风的短片。

  炼铁汁、锻胚、淬火……剑与水面接触时,还有水蒸气腾起。

  摘茶,筛选,烘焙,品新茗……

  游客们突然惊觉,似乎血液中潜藏的东方审美在渐渐苏醒。

  一个个传统技艺,宛如淡淡的昆曲水磨调,着一丝人间烟火气,与众游客们在灯火阑珊处,蓦然相遇。

  “原来我中华的传统技艺,纵使越过千秋,依旧可以风前月下,如斯高雅?”

  观看这幅作品的游客们由衷的慨叹道。

  只看了一遍,他们就记住了造纸、核雕、制笔、斫琴、锻剑、烘茶、皮影戏、糖画、京剧……

  他们记得京剧戏台上一幅对联: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出场便见。(上)

  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下)

  记得台下八仙桌和太师椅,记得桌上清茶一壶,茶杯三盏,记得戏台上的十二岁模样的小戏童。

  记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他们记得……关于东方的一切。

  ……

  秦淮在后方站着,当看到藏家、核雕工匠和游客们的表情,唇角微微翘起。

  这是一次异常成功的尝试,文人墨客的翰林学士风格和市井的人文气息,可雅俗共赏。

  “叮叮当当”

  秦淮诧异了片刻,脑海中竟然传来了乐音,沉心一看,竟然发现新任务有了进展。

  [任务:兼济天下

  推广核雕、木艺、玉雕的公众知名度与影响力,并获得公众关注度。

  当前进度:24/2000000

  任务时限:三个月。

  任务奖励:瓷艺。]

  哦,二十四点进度也给我来个提示是罢?

  秦淮抬起头,扫视一圈,估计这里的圈外游客只有二十四位……

  虽然博物馆每天都有人流量,但靠博物馆的流量,想在三个月内把任务进度推到两百万,希望很渺茫,所以还是得另寻它径。

  “人不算多。周末人流量多一些,但工艺馆很少有游客细看,大多数随便看一圈,重点关注一下镇馆之宝,然后就会离开。”

  唐跃馆长谈及此事,也有点失落。

  “下次我给贵院送一件镇馆之宝。”

  秦淮随口说道。

  听得此话的唐跃馆长面部表情一疆,随即哑口无言。

  也只有秦核舟能心平气和的说出这么猖獗的话了。

  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不过秦核舟倒是有此等底气。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那枚橄榄核核舟就被列为镇馆之宝。它与翡翠白菜齐名,皆是无价。

  秦淮的核舟不比那枚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能放到省博物院来,再由博物院宣传一番,百分百传为明星作品,可以为博物馆吸引不少流量。

  “多谢秦先生关照了。”

  “唐馆长别这么说,都是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听得秦淮谦虚的客套话,唐馆长和秦淮相视一笑,然后便转过头,若有所思的望着馆内。

  “其实我父亲是核雕师。但我少年时打死毋宁子承父业,因此,我父亲病重在床的时候还在气我……可我死也不听。直到他撒手人寰,就再也没人逼我接触核雕了。也许就是宿命罢,没想到多年后,我竟然换了一种方式来子承父业。”

  唐馆长面带一丝遗憾与悔恨,哑声向秦淮讲述,讲到最后,竟是红了眼眶……

  ……

  ……

  “陆家小姑娘,我这里有贵客呢,不要乱拍。”

  唐馆长突然收起了所有的煽情,一脸严肃的盯着前方少女。

  PS:谢谢各位给雪梨的打赏!嘤嘤嘤!

  推荐一本同类书《山沟书画家》。

  不知‘沟’和‘山’是哪一种哈。

  七十万字,均订上千。

  ‘介四里从来没有看过的船新版本,挤需体验三番钟,里造会干我一样,爱象介本书。’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