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佛像_盗墓之云海避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江河目光一沉,从大佛宝相庄严的脸上扫过,心头就泛起警惕。

  “小心点,机关应该就在大佛的某处。”沉江河说道。

  这里除了大佛就没什么其他值得关注的,两人的注意力自然就围绕大佛,寻找往下走的路。

  沉江河注意到,这尊大佛的外貌服饰不是西藏这边的佛像,也不像中土的。

  “你了解佛门吗?”沉江河打量着佛像说道,“不用太了解,单看这个佛像的服饰和脸,你能看出点什么吗?”

  陈江燕把话在脑子里转了圈,弄明白沉江河的意思,“有点甸国那边的特征,不过还是差别的,这尊大佛历史久远,我不知道甸国那时候的服饰特征。”

  “说说你的发现。”陈江燕也开始把目光放在佛像的装饰上,与记忆中的甸国挂钩对比。

  “有一点头绪。”沉江河说道,“听你讲,大致确定佛像不是国内的,它不符合国内大部分地域的文化特征。”

  陈江燕挑了挑眉,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这就说来话长了,沉江河之所以有这个判断,还得从一个拍卖讲起。

  一年前,他在安西的拍卖会上见到尊小佛像,其外貌特征,与古欧洲的人很相似,高挺的鼻梁尤为显眼。

  当时,很多不懂行的就说这尊佛不是国内出土的,多半是赝品。事实上并非如此,小佛像是真品,年代比较久远,价格拍到了百万以上。

  拍卖的主持人讲,这种佛像不常见,不表示没有,反倒很稀有,然后给拍客们抛出干货,为拍卖预热。

  略微了解佛门的都知道,佛门起源古印度,后来传入中土,又经过了很多演变,在经文方面吸收了道和儒家思想,戒律方面也与古印度的佛门差别甚大。除了这些,在塑造佛像时佛像也融合了地域文化特征。

  不同的地域,佛像都融合了当地百姓的服饰和外貌等文化特点,中土的是典型的汉人文化特征,西藏的佛像就当时的多民族糅合,直到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多民族融合,藏地的佛像也趋于统一,这就是藏地佛像的演化过程。

  而拍卖会的小佛像,大致也是经过了演化。

  它出土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当地收留过欧洲的一支骑兵,在那里生活了长达五十年之久,与当地人通婚。后来骑兵的后代走了,留下了寥寥数人,现在繁衍的后代基本没有骑兵的外貌特征。

  小佛像就是出自一位骑兵的墓,拍卖会的主持人也拿出墓地的照片,证实了真实性。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陈江燕听完沉江河的话,也记起这么件事。她是后来听别人提起,又看了相关的资料。

  沉江河讲完,从背包里摸出一本笔记,和一个电子录音机,“来之前我找巫哲抄录了一份暗纹破译笔记,还有暗纹读音做了备份。”

  “如果老喇嘛没有说谎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