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 巡游_明末小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吗?”

  “回禀袁大人,属下一下说不准,等一会属下让人将岳大人的地址写下来呈送于你。”

  “好的,不过要快。”

  “属下马上叫人去写”主事说完就离开了。

  袁方坐下来等着,没想到他认识的那位陈幕官却进来了。

  “袁大人在此?太好了,在下就不用去您府上了。”

  “陈先生,有何事?”

  “袁大人,王大人有事找你,他现在正堂,你赶紧过去吧!”

  袁方来到正堂,王在晋正独坐堂前看卷宗,厚厚的一沓卷宗摆在案几上,几乎挡住他整张脸,他抬起头用手示意袁方坐下,然后又将头埋在了卷宗里。

  袁方不便打扰,只有安静地坐在那里等,也不知等了多久,王在晋终于抬起了头。

  袁方不等他说话,连忙起身行礼:“下官拜见王大人!”

  王在晋回礼笑道:“仲南,没想到你如此快就到了。现有一差事要你去办。”

  “请王大人吩咐。”

  “仲南哪,南京这边虽然事务不多,但也不能太清闲了,否则督察院那些老爷们就会盯上你,弹劾你办事不为。”王在晋起身走到袁方身边,“所以,本官为你安排了一份差事,巡视南京的防务。”

  袁方问:“何时开始。”

  王在晋道:“本官已发文车驾司,让他们安排你的行程,作初来乍到,具体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等一会其他几个部也会派人过来与你共同巡观,具体的安排就由你自己定。”

  “多谢王大人信任!”

  正在此时,陈幕官来了,他告诉王在晋,人己到齐,都在外面等候。

  王在晋领着袁方步出大堂,来到外面的走廊,这里己有三个人在等候,王在晋一一做了介绍。

  一个是南京提督范济世,一个是工部左侍朗萧近高,一个是礼科给事中杨栋朝。

  工部左侍朗也是今年添设的,萧近高同样也是管右待朗事,唯有岳元声这位左侍朗不管事,袁方认为很有可能是得罪了魏忠贤的原因。

  四人相互认识后就开始展开工作,首先第一步便是要确认去哪里巡视。

  这当然是须要深入探讨的,反正朝廷有经费,探讨的地点便定在了旧院。

  大家都是文化人,与名媛一聚是当下的时尚。

  四人坐了轿子,来到旧院,在秦淮河畔雇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小花船,摇撸的是个老汉,一名歌女坐在船头用吴语唱着小调,歌声和桨声灯交集在一起,一片浓浓的江南情怀。

  四人坐在船舱内,欣赏着秦淮河的景色,河面上来回穿梭的花船不在少数。

  他们来的目的是商讨公事的,说是公事,其实就是个借口,先去哪里巡视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来这烟花之地,这是借着公差之便来享乐。

  他们也很会抓紧时间,一坐下,南京提督范济世就开了口。

  “诸位同仁,这次巡视就从大教场开始吧!”

  这根本就用不着商量的事情,所以大家异口同声地赞同了。

  巡视这样的差事是十分轻松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他们每到一地,不但可以得到地方军营的隆重接待,甚至还可以得到不菲的常例钱。

  虽然有钱可收,他们却不急于去巡视,先让人通知各营地做好接待准备,然后又在烟花之地游玩了三天,美其名曰:增加相互间的感情。反正又掏自己的腰包,何乐不为?

  袁方算是见识了应天府的办事风格。

  面对这样的工作作风,他还是要随乡入俗的。

  在这个年代,文人出于对大自然与艺术的喜好,企盼为其现世的生活,营造出一个温馨美好的世界,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与消闲生活之事。

  文人还有五大习俗:礼一回佛;听一出戏;藏一幅古字画;养一位歌姬;逛一趟山水园林。

  这就是明代文人的大雅生活!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