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二十八章 马钧的硬弩_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差点一个跟头前趴过去,这已经是硬到军队都没法正式装备的硬弩了,对方竟然嫌软?

  其实在马钧制作的杠杆作用下,相当于一个人的力气瞬间增加了数倍,这种有细微差别的弩机自然就不够看了。

  丁辰道:“匠人可在?立即给我制作更硬的弩机。”

  “有,有,”考工令连忙道:“下官这就去安排。”

  在任何时代,军工都代表了制造水平的最前沿。

  华夏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制作刀剑以及弓胎的弹性金属冶炼配比,掌握这种配方的人,自然全被笼络到了军中。

  丁辰就在这里等着,过了约有两个时辰,已经是掌灯时分,有官员捧着一只还带有余温的铁胎硬弩给拿了进来。

  马钧把箭匣装上,拉动长杆试验了一下,连连道:“行……行……”

  考工令心中长出一口气,总算能做出一支让这位小爷趁手的硬弩了。

  马钧继续道:“行……行不通,再……再硬。”

  考工令差点喷出一口老血,知道这小子是个结巴,要不然真以为他在戏耍考工监这一帮人。

  若不是丁辰在这里坐镇,一众官员早就恼火了。

  这时候送铁胎弓前来的官员小声道:“听制作的匠人说,再添一点也就添到顶了,加再多,这胎做出来便容易开裂。”

  “那就按你们极限来,”丁辰命令道。

  ……

  这些日子,曹操议事也频繁了许多,众人知道,这是大战又要开始的征兆。

  日上三竿,曹操书房。

  晨议之外,曹操把一众核心文武留下来,继续商议。

  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谋臣,以及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武将都在。

  丁辰自然也在这里。

  曹操坐在中间,沉声道:“据细作报来,袁绍已聚起七万大军,号称十万,进驻仓亭,随时准备渡河,挥师南下,以报官渡之仇。

  诸位看,该当如何应对?”

  此前曹氏虽然打赢了官渡之战,但是缺粮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曹军此时依然还是保持三万人上下,没增没减。

  而袁绍对河北统治日久,手中所掌握的存粮要比曹操雄厚的多,所以在短时期内便能恢复元气,集聚了七万大军。

  袁氏军事实力又超过了曹操,也就有了报官渡之仇的资本。

  这时候程昱在旁边淡然道:“袁绍二十万精锐河北军兵已在官渡被主公尽数歼灭,如今聚起这所谓七万大军,不过是新招募的新兵而已。

  其训练未久,便被袁绍急匆匆赶上战场,不足虑也。

  主公可使用‘十面埋伏’之策,将手下军兵化整为零,分为十路,每一路均置之于死地。

  我军本就较袁军勇猛善战,再身怀陷阵之志,背水一战,则袁军不足为虑也。”

  “仲德言之有理,就依此计行事,”曹操点了点头,非常认可程昱的见解。

  其实如今虽然曹氏势弱,但曹操以及众谋臣却是信心十足。

  正如程昱所说,袁绍军兵虽多,但都是新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此前在官渡,连面对二十万主力袁军,曹氏都打赢了,如今再面对袁氏一帮乌合之众,岂有不赢之理?

  这时候,曹昂在旁边突然道:“父亲,此战既是化整为零,分十路出击,儿愿亲领一路前去。”

  曹操看了儿子一眼,想到到此战压力并不大,也实在需要儿子建立军功以服众,所以点了点头道:“也可,不过前些日子,子桓、子丹、子建他们前来请求,也要上战场立功。

  我曹氏马上起家,我之子嗣也应从小于军中历练。

  这次子桓、子丹他们也编入你军中,你可要照看好你一众兄弟。”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