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嘉康篇十三)人参市场_重生五零巧媳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家人参丰收,一家人都眉开眼笑高兴不已,接下来几天又是刷洗又是蒸制。

  蒸好的人参摆到叉子上,白天抬到院子里晒,晚间送进烘干房烘干。

  说是烘干房,其实就是西厢房南屋,屋里支起炉子,四周搭上架子。

  把摆着人参的叉子放在架子上,中间的炉子烧火,利用热度将人参烘干,加快干燥速度。

  白天晒晚间烘,加工的速度自然就快,基本上三四天的工夫,人参的颜色就从淡黄变成了红色。

  好的红参,不光颜色红还要透亮,没有白皮和暗沉,干透的参体圆润不干瘪。

  嘉康侍弄这么多年人参了,经验足够,曲家的参地只在第二年留一茬参籽。

  栽参的时候都沤好的豆饼粉做底肥,第二年的时候还用沤好的豆饼水追肥。

  人参长的好,浆分足,做出来的红参颜色好形体漂亮还压秤,算是上等的红参。

  人参加工到烘干晾晒这一步,基本上就不怎么忙了。

  也就是白天端院子里,晚间再抬进屋,等着人参干透,从叉子上捡下来,分级装箱而已。

  这些活嘉康早晚就干了,不用美琳在家看着,于是美琳和公婆一起,下乡收购人参干货。

  这已经是美琳第三年收购人参了,她给的价钱比别人高,所以很多参农都愿意把货留着给她。

  这两年各地人参产量都有所增加,收人参就更容易了。

  虽然价格高一些,好在美琳这两年手里攒了些钱,再加上婆婆支援一部分,倒是也还行。

  这一年共收了八千来斤货,挣了三十来万,也算是很不错了。

  到了八八年,曲家起参七十丈,一共两千多斤水参,自家人就忙不过来了,只能雇了一些人加工。

  这一年美琳买了八百多丈参土,光是参地里投入的本钱就不少,地里的活太多,已经不能光指着自家干了。

  基本上都是雇的盲流子,成年住在山上干活,活多的时候,嘉康和曲维扬过去看着。

  随着各地人参种植量的增加,从事人参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

  幸亏美琳起步早,手里资金也雄厚,客户多,竞争力强一些,这一年也没少挣。

  不过到了这时候,美琳又开始琢磨别的事情了。

  “妈,你说要是在咱们这边,整一个人参交易市场咋样儿?

  现在都是咱们带着货出去卖,要是能把客户引过来,让他们来咱这边买货,是不是能更好点儿啊?”

  巧莲一听美琳这话就笑了,“你是打算干点儿啥?弄个人参市场啊?倒是可行,就怕手续不太好批。”

  人参市场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随着这几年本地人参种植的蓬勃发展,人参产量急剧增加,光指着这些小贩来回去收购,真的是不够看了。

  的确是需要一个可以买卖交易的平台,建一个人参市场势在必行,可巧莲有点儿担心,这个市场的审批手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