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啊_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年导演的,还是照抄答案……

  杜琪锋看看左右,又瞪了赵东淮一眼,“我给阿发面子,先看看你是不是真有那么巴闭。”

  赵东淮笑着又拿出了几分剧本,大部分也是梗概,还有单列,发给了万子良、曾江、秦沛等人。

  王景起身笑道,“靓仔,我的呢?我是听杜哥说,外面有人请他当副导演,他原本没兴趣,还是阿发和韦仔追着他堵门好几次,才过来看看,阿发把剧本吹的天花乱坠,我就慕名来看看。”

  顿了一下,王景举起一杯酒喝掉,“靓仔你也别怕我们看了会乱传,我王景还丢不起那个人。”

  八九十年代,港片拍摄起来,大部分情况下都没完整剧本,好多都是一个大纲或一个点子拉起剧组,一边拍一边写,还造出了“飞纸仔”这个词。

  飞纸仔就是拍着拍着,你有个段子、灵感写下来,飞传出去,开拍。

  造成这情况的,一来是八九十年代剧组太快太效率,一周一部戏,两周三周干完……时间太快,很多剧组都没心思搞太详细剧本。

  还有个原因,是跟风!!

  谈起八九十年代港片跟风程度,后世也有好多都说那是港片衰落的重大原因之一,一个题材火了,比如僵尸先生,马上出现一大堆几十部跟风的,一起蜂拥上映。

  让观众看到腻,看到吐,这个题材也就废了。

  很多剧组不写详细剧本,就是怕流传出去,你可能还在筹备,拍摄,有偷听或打听到的,动作快的,已经抢先拍完,上映了,让你从原创变成替身。

  和后世网文一样,有作者开创一个题材,大火,写得慢,马上一群跟风的,好多跟风的都靠着更新快,把开创者给搞崩了。

  看赵东淮只是盯着他笑,不说话,王景不爽了,“哎,你连我都信不过?那你总该信得过阿发吧?”

  肥仔景不是以前了,在81年帮邵氏执导千王斗千霸,斩获508万票房,别看数字猛一看不多,实际上,那是1981十大卖座港片之一。

  排在他面前的有吴雨森、袁和平、洪琻宝、徐珂、许贯文等等,没几个简单的。

  他今天来也是杜琪锋推脱不愿来时,周闰发说的好话太多了……引起了肥仔景的好奇心,他是港大高材生,老豆是王天林,心高气傲不是假的。

  这话下,赵东淮又拿出一个大纲梗概递了过去,同时把男主李子成的单列剧本也递了过去,“王导已经是名导了,我一个小新人当然信得过。”

  肥仔景以后也没少拍跟风片恰烂钱,不过现阶段他节操还没低到那程度,然后想让新世界剧组顺顺利利开张,以及走下去,走到上映。

  多个朋友不是坏事。

  不然他何必请杜琪锋当副导?一群人有不少看剧本的时候,吴振宇、周闰发和吕良韦也开始热场,还有陈佰祥这个活宝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