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_后宫—萧妃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牵住我的手,道:“念来听听。”我便念道:“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耳恭听沉烟,棋声惊昼眠。”他一笑,接下去道:“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碎珠却圆。”我笑睇他一眼,道:“原来皇上也知道,偏要臣妾献丑。”他失笑:“阮郎归词阙多如牛毛,谁知道你想起的是哪一首?还怨朕呢。”我道:“那再来一首鹧鸪天,皇上不准说不知道了。”“你念。”他笑。我道:“林断山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语音刚落,他已接上:“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情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我微微吃惊,我知他博览群书,又日日听侍讲,但想那不过是治国之道,没想到他于诗词曲赋也如此熟悉,不由地看了看他,道:“凉覃碧纱橱,一枕清风尽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他微一沉吟,笑道:“这也难不倒朕,听着。”抬头看了一眼前路的景色,徐徐吟道:“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我本是想开解他愁肠的,没想到他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这一下,争胜之心徒起,想了想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乞瑟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他微笑,道:“看来你是要朕说出那一句了,这可是你自己逼着朕说的,那就是说你决意在宫中伴朕终老喽?”他既说的出这样的话,可知已明白词的典故来历。我笑望着他,他道:“那你听好了,下半阙是: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梅岭香。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好!”平姑姑低赞。永璘对我道:“你也听朕一首,和得出来,朕有赏。”微一沉吟,道:“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我正要应,微暮下,见他双眼熠熠闪动,心中不由一动,又颊顿觉发烧,低低道:“臣妾不记得了,皇上真是博学。”他哈哈大笑,附在我耳边道:“你不是不记得,是不想说,是不是?”我别转了头。他也不再追问,抬头看见一处宫阁,回头问:“那仿佛是清太嫔的住处?”刘道:“皇上记性真好,那的确是先帝的清嫔处住。”他想了一下道:“倒是好久没见她了,既来了就去看看吧。”放开了我的手,我略略后退一步,跟在他身后去探望清太嫔。

  清太嫔先帝后来独宠的嫔妃,先帝宠幸她不及半年已崩逝,她也并无一子半女,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容颜娇好,只是孤寂得久了,难免憔悴郁郁。永璘对她倒颇为尊重,进屋后先在先帝的牌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