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6章 运营不难因其根(第三更)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只有三十分之一,却是每一次买卖都收一回。

  想着买卖东西,朱元璋琢磨起一件事情:“铃儿,西河村的人怎么没把艾蒿等药材送来?”

  “啊?药材?哦!陛下是这样的,他们直接卖给百货商店了。

  宁国府与太平府加起来有二百一十个百货商店,百姓有东西卖给商店。

  商店会帮忙处理,是村子与秦王殿下合作的买卖,宫里占八成。”

  小丫头眨眨眼睛,疑惑地看着朱元璋说。

  “对!有百货商店,差点忘了。百货商店收来的货运到哪里去了?”

  朱元璋一拍脑门,百货商店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想起来。

  “在宁国府宣城、太平府当涂、南京的图书馆后面的便民处卖呀!

  挂出来单子,有商人要买,就谈好怎么交接,到时候就卖掉了。

  包括家禽的雏,听他们说,像西河村咱们这里的村子,卖了不少雏,比蛋贵一倍。

  百货商店继续加价,联系好商人,就拿箩筐装上,一路喂着送到交割地点。

  如果商人想把家禽的雏卖到四川那边,一只鸡雏至少得十个鸡蛋的价钱,没有人会那么干。”

  小丫头说着她了解到的情况,百货商店对外有大宗买卖。

  商店买一些东西,再卖一些,赚取中间的差价。

  不过百货商店不跟地方结算税钱,赚了钱入账,最后看能剩多少利润,与宫里分。

  憨憨哥说了,这其实不对,宫中属于侵占了国家财政收入,可这又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只有宫中有钱了,才能更自由调配,直接送到大明的每一个地方使用。

  宫里的钱越多,皇帝的权利越大,可以绕开朝廷行政去做事。

  当下这种模式才是最合理的,大臣们都在盯着钱,哪一个部门都想要钱做事。

  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他们才有钱支配,他们必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百货商店的运转看样子不容易,得有绝对的支撑。”朱元璋想到了其中的难度。

  “对呢!陛下,所以咱们百货商店的掌柜都是秀才,能够考科举的秀才。

  咱们发行的内部刊物,会指导他们做事情,叫他们增长见识。

  等将来他们学好了,你不就有人手可用了嘛!把他们赶回家,哪比得上眼下。”

  小丫头又一次提醒朱元璋,咱的人手都是来参加科举的存在,只不过你不满意,全部黜落了。

  朱元璋笑了:“呵呵!对,是咱看不上他们,他们要学的东西多了,怎么也得像你们里长一样才行。

  若他们有你里长的本事,咱又怎会不要他们?宜长就是四书五经需要背的东西差,其他方面可是很强的。”

  朱元璋夸里长,里长就学了几年,现在根本不需要高人随时跟在身边,自己问的时候对答如流。

  四书五经差一些怕甚?派到地方上能够立即接手政务,教化百姓才重要。

  大家一路说着,一路来到最开始的四百亩地。

  当时村子里买了很多大牲口,专门在此种紫花地丁和大豆。

  现在依旧种这两样,紫花地丁多年生,长大了就收一批,大豆则是不等成熟就收,收完做青贮。

  故此这里的大豆一年种三茬,每一茬都是提前收,所以毛豆就总不缺,想吃让这边的人摘一些送去。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