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最是别离话桑麻(第五更)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好移栽,比正常的菜早一个来月。

  大棚里育苗就这么干的,始终先人一步,种瓜更厉害,别人的瓜还得等成熟的时候,这边的瓜上市了。

  “里长,咱还是觉得大棚比较好用,地膜做不出来,难度太大,看你们的制备,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朱樉还是认为大棚好,尤其是培育蔬菜秧苗方面。

  实验室的东西确实神奇,可惜无法工业化生产,只能知道有这种东西和技术。

  朱标同样放弃地膜:“教大家如何使用高炉,顺便再建平炉炼钢,咱走的时候百姓就知道怎么用了。

  有人愿意过来投资,就让他们投资,讲好条件,不能让人平白占便宜。

  这里有天然碱吗?有的话咱们烧玻璃吧!能烧陶瓷的地方就有烧玻璃的原料,就差个碱。”

  他现在越学越聪明,都知道怎么造玻璃和炸药了。

  “殿下,这里有盐碱地,可以熬土碱的,没有方便挖的碱矿。”里长给出答案。

  “那不就完事了?能够来回转化,想提纯就提纯,想要烧碱就有烧碱,想要纯碱就有纯碱,这个我就能做。”

  朱樉来精神了,简单,他会,一点都不难。

  朱标一样点头,对,我也懂,化学很神奇的。

  “做吗?咱们最多再呆半个月,把事情处理完去北平。如果一起努力,可以弄出来二百亩大棚。”

  “行,让大家加快速度,如此可以给阳曲县那里冬天提供新鲜蔬菜,我留人手负责,二弟不能再扔人了。”

  朱标选择做下来,他知道一个大棚对于当地的影响有多大,百姓冬天能吃到蔬菜,补充叶绿素与维生素。

  他既然来一次,下回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能为百姓提供些东西就提供吧!

  他下令,原来这里有的陶瓷窑,帮着烧下耐火砖,再用耐火砖建玻璃窑。

  本地的百姓跟着忙来忙去的,知道减产一成,却不难过,因为大豆的生长周期短,即便没有完全成熟,煮着也能吃。

  队伍之所以再次再停留半个月,是为了让小鸡孵化出来,并且让老母鸡带领,否则种完地就走。

  那些拿自百姓的鸡蛋,最后会选择出苗的还给百姓,按照比例算。

  比如百分之七十,百姓给十个蛋,就还给百姓七只小鸡。

  借着这个时间,还能捕鱼,修修路、建几座石头桥或木头桥,清理下沟渠。

  让百姓自己去修那条路和搭一座桥是很难的,百姓不懂技术,得请人,或者官府帮忙找来人。

  这之前是元朝的地方,现在官府组织不怎么好,精力全放在了军队上,一个个卫才是重点。

  工匠们出手,小船负责在小河里帮忙,宽几丈的小河才是百姓最需要有桥的。

  再宽的话,就用船了,平时大家走的路不远,就是过河难,有时候得绕很远才能到对岸。

  五丈宽的河,不涨水的时候往里放大石头,踩石头走,涨水就没办法了。

  有了一座桥,什么时候都能过,还不用担心不小心掉进去。

  百姓就这样看着一座座桥修成,一个个大棚建好,田地种上大豆与高粱,再学习下如何处理收割时间差。

  当一只只小鸡喳喳叫着跟在老母鸡身后学习本领的时候,队伍整队完毕。

  一个个地方的百姓群落中的人跑出来,跪在路边哇哇大哭。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