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0章 民生朴素心思活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桥,采用火药爆破,难度系数降低。

  百姓从桥上过的时候十分谨慎,一辆车拉的东西多了,要卸下来,分开送过去,怕经常走重量大的车会塌。

  百姓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他们绝对不会一大群人同时上桥,桥两头若是大集的时候人多,得分着过。

  百姓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桥坏了往后只能绕很远的路,大家必须维护好规矩。

  “朱里长,下午集市还有人?”刘伯温记得乘船来的时候,路过此地问过,早上有,物候没有。

  “诚意伯,眼下农忙时节过去,百姓们得了空闲,年前能卖一天是一天。

  胭脂河那里的通道有向上的台阶和临时停靠的位置,像歙县、宣城等地,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文房四宝送到南京。

  其实都被咱们给买了,不过咱们不买那种要价高的东西,咱讲究实用性。

  咱也有文房四宝店,砚台其实就是个石头的密度和内部结构问题。

  一部分好砚台是咱用窑烧出来的,下墨快却不费墨,存墨久而不干涸。

  跟砂纸目数有关,说白了后,就发现那些神秘的说法其实是无知而已。”

  里长直言不讳,很简单的道理,最好的砚台是下丘村烧的。

  砚台最好的其实需要具备两种属性,研磨细腻、保湿,是物理学的问题,那便按照物理学来进行。

  下丘村在窑里烧出来的砚台比自然的好,不过下丘村不炒作这个。

  包括墨,下丘村也开始做了,墨锭保证没有做几年才做出来的那种好,磨的时候墨锭损耗多,因为密度不够大。

  但它成本低,非常便宜,几文钱一块机制墨,天天写,半个月够用了,一般孩子们练字,两三个月一块。

  对正常的大明百姓,下丘村不追求品牌价值,往后机制墨需求量大,更便宜,包括毛笔、纸。

  若换成针对外销或大明富贵人家,呵呵……让你们看看啥叫精品,一块墨不卖个几百贯都是瞧不起人。

  里面要添加各种珍贵的香料,毛笔的毛是一根根用显微镜选出来的,砚台一律微雕并镶嵌宝石。

  “我就比较无知,给我一套让我无知的文房四宝。”

  刘伯温不晓得背后的情况,他就想物质一把,不,无知。

  “成吧!给你。”里长好说话,宝石都是从和林拿回来的,碧玺。

  憨憨说了,碧玺这东西不值钱,好的确实难以获得,但造假没问题,凭借现在人的技术,分辨不出来。

  比如把无色变有色,把杂色变纯色……

  “说好了哦!”刘伯温高兴了,他已经不在乎东西的价值,他就想看好看的东西。

  于是队伍向着胭脂岗的集市出发,河两岸为陆路,河中自然为水路。

  陆路东边修到了秦淮河东边支流的地方,而西边一直修到了下丘,就沿着河、湖、湖、河修。

  即两河两湖沿岸,陆路修得不错了,能够直通下丘村,当初朱闻天的布局。

  因为眼下的这条路不仅仅是水路的问题了,沿途百姓需要走陆路,不可能没事就上船。

  这条路可没白修,百姓出行方便,百姓自己还会维护呢!

  ……

  “路上铺的全是好砂石啊!应天府做得不错。”朱标来到地方,一看脚下,全是压好的石子路。

  “是应天府教化好!百姓自己就给压成这样。”里长笑着说。

  朱标瞬间明白,应天府没出力,是百姓发现有路了,而且石头不值钱,本地就这样的石头多,顺手给补补,尤其是雨天。

  今天没了!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