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字字如锋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今宰执柯政,他作揖行礼神色澹然并无多少情绪的激动。

  倒不是说他目中无人,而是多年的静心养性让他做到了情绪波澜不惊。

  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少年老成,别于年轻人的沉稳。

  见柯政并未理会自己,他也起身静静的站在一边并未出声。

  “我可曾薄待于你?即使你将来不成器你我同是族人,我也会让你至少后半生也能做一个富家翁”

  柯政性子清高自傲,他宁愿断了香火也不愿后代污了自己的名声。

  柯随神色认真说道:“过往的神灵,值日的功曹都看着我柯随绝不贪图这衙内的位置,若是柯相公觉得某不成器自可将我驱逐出府,我惟愿只要娘亲的遗产”

  柯政冷目灼灼可是心底并无太大怒气,若是柯随处处退让他才会生气。

  可是即使大部分知道柯政其秉性与所好,你需要在这强大的威严下据理力争并不是一件易事。

  柯政仅仅是一个抬眼的功夫就了解了杨秉秉性如何?年纪轻轻却是心性坚韧倒是一个良材,可他的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且刚刚故意将对方晾在也是为了考量对方,这就是人老成精了。

  “你便是写出与师说的杨秉?”

  对于柯政的发问,杨秉眼神平静的迎上那一双打量的目光作揖称是。

  这篇行文在东京城中流传颇广,尤其在年轻士子中广为流传,柯政也是爱文之人常常会命下人收集。

  与师说刚刚呈于堂前之时,读完以后近乎手不释卷他赞叹道没想到一个杭州年轻士子竟然能书此雄文。

  文章之中不仅仅师恩恳切感怀,延伸到了文章之道。

  尤为深刻的便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圣贤之道,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列入“道”中,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的行为。

  “行文无阿谀之词,其文立意发人深省并不高谈虚语,是一篇盖过一时的文章”

  面对柯政突如其来的赞誉,倒是令杨秉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立刻作揖说道:“柯相公赞誉了,学生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您指正”

  “在我这里无需拘泥表面的虚礼,若论作文章我不如你”

  “可行文之中所思是否是你心中所想?不过夸夸而谈高谈阔论,文章不过是你步步青云的阶梯,钻营取巧的工具?”

  杨秉的脸上神色这才出现了动容,没有想到对方说话竟然如此直接,简直就是一句话将你逼到墙角。

  他早便听闻柯政柯相公为人刚直,且言辞如锋如今一见却是发现传闻果然非虚。

  他只是没有想到自己酒醉时的一篇行文,竟然从扬州传到了东京宰执的桉前。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