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一章 大动3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老臣汇报完毕。”李汝华行了一礼,便坐了回去。

  随后,便是各部尚书汇报工作,他们一一起身,也是用简洁的语言,三言两语的说明自己部门工作进展的情况。第一七一章大动

  随着这两步的进行,整个大明帝国的情况霎时间历历在目,哪里发生了什么,最近帝国有什么新的举措,都一清二楚,庞大的地域仿佛出现在百官面前,让他们清楚明白。

  “事毕,进入主题。”刘若愚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这句话一出口,在前排的那些高官们瞬时间身体抖了下,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这个才是今天早朝的正餐。

  “请首辅发言。”刘若愚按照既定的程序开始。

  “老臣并无良好人选,请陛下定夺。”李汝华起身行了一礼,便又做下去。

  “老狐狸!”

  看到这一幕,其他几个内阁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都是心中暗骂一声,李汝华年岁已大,他如今的策略就是维稳,直到自己安全退休,要知道,在皇帝定下的内阁规章里面,可是有首辅辞职这一项,当国家出现巨大问题时,首辅是要背锅的。

  当了第一任宰相后,自己的名声怎么也会在史书上有名,这就够了,其他的他人老了,也不在奢求,只要不是第一任背锅宰相李汝华就心满意足。至于皇帝交待的各种变革事宜,他全都以锻炼年轻人的名义,甩给了四名大学士。

  他自己只做些盖章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其他的一律不沾,就算是皇帝询问,他也几乎不提,一句皇帝定夺就了事。

  对于李汝华的表现,朱由校丝毫不以为,当初决定以他为第一人首辅时,就有这方面的考量,第一届内阁班子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是自己改革步伐最大的时候,哪怕选一个平庸的首辅,也不要选个能力强,但总和皇帝对着干的。不然工作开展不了。

  这种情况下,年级大到快退休的李汝华进入了朱由校的眼线。

  朱由校视线越过李汝华后,停留在孙承宗身上,也许他会给自己一点建议。对于这几个二品大员的人选,朱由校也不好确定,毕竟他身上只有技术资料,没有这个时代官员的履历表。

  至于吏部中的考评表,不提也罢,和他关注点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根本不能作为官员能力的参考。

  “臣举荐李邦华为河北巡抚。”孙承宗开口说了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个名字确实让朱由校一愣,他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没在当朝官职列表上看到过这个人。

  好在,这个疑问他没有持续很久,孙承宗很快就解释道,“李邦华,字孟暗,江西吉水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现为山东参议。”

  原来是个地方官,朱由校稍微释然,不过这看孙承宗这简单介绍的样子,他还是不明白这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过他也不急,等下自然有资料送过来。

  孙承宗之后是南阁大学士崔景荣,他之前是兵部尚书,这次举荐的是大理寺少卿李若星,至于官位,自然瞄准的是大理寺卿。

  【作者题外话】:继续防洪去了,困。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