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二三章 陛下没说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着几个人。

  如今搭班干了这么久,相互能力也都了解了,分管的工作也就此确认下来,王佐一如既往的,管着工部,主持着目前整个大明颇受注目的筑路计划。

  朱燮元负责人事工作,主要是对下面各个省份的官员进行考核和督促,让他们切实落实内阁下发的各种文件,不定时的他还要派人下去巡查,一旦发现有阳奉阴违的,立刻查办。

  不仅要送到都察院进行罪名的审核,还有做出行政处罚,革职,永不叙用,多少多少代禁止科举,多近的亲戚关系也禁止科举。各种株连的处罚措施相当的严重,让下面的官员怨声载道,不过也正是这样,才让一直懒散惯了的大明官员难得的勤奋起来,操办着各种事情。

  至于其他几位,毕自严负责经济工作,管着商部,财部,以及税收总局和海关总署,管辖的部门最多,范围最广,没办法,谁让内阁就他财务方面的能力最强呢。

  蔡复一则是负责暴力机关,比如兵部和警部。各地警局的组建,执行,内部肃清,甚至培训等,都要他来操办。而兵部的事务,虽然河北正在逐渐进行民兵的训练,但是这个系统真正想要在全国实施,还有待商榷。况且,就算没有问题,此时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执行。

  最后的李长庚,则是负责文化教育以及外交方面的事情,和杨涟、何如宠一起搭班工作,每日和翰林院啊,天宫院啊打打交道,规范下全国的出版社,勘定下书籍,然后出版些图书,或者调节下藩国的关系。可谓是最轻松不过的工作了。不过因为手里有着遍布全国的帝国日报,职责也不轻。

  而十二部中,宗人府历来都是独来独往,甚至都不上朝的,里面的事务都是王常月说了算的,平常在内阁看到他们,基本都是来要钱的。

  而国部和户部,则由首辅徐光启张总负责,同时土改工作,也是他亲自指挥督促的。

  这个就是目前大明中枢的权利结构了,各自一滩事,每日到首辅哪里汇总,相互商量下各自的影响交流,而后办公,颇有种民主集中制的风范。

  没办法,和以往不一样,因为皇帝极强的控制欲,内阁的事务一下子多出了好多来,必须要这么的人手才能关顾过来,不然整个天下都乱套了。

  不过,今天聚集在一起,他们没有聊自己的工作,而是一起讨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科举。

  自从去年皇帝想要改革,在会试的时候,设置了多个科举科目,分流考试的举人,然后取消掉了殿试,直接以会试成绩定终身后,今年的科举形式还没有确定呢。

  明年,天启四年,上班呢,是秀才的考试,而下半年,则是秋闱,后年则进行春闱,然后让人郁闷的是,直到现在,皇帝还没有定下科举的形式。

  若是放在前朝,他定然想都不想,考八股,这还用说么,但是面对强势至极的天启皇帝,这些官员心里都没数了。

  上次改了会试的样式和内容,这次不知道还会不会改其他的呢。

  “徐大人,不知道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几个阁老逼宫似的问道。没办法,皇帝出征前,和徐光启谈了整整一个晚上,若是说不是在交待走后的政务,谁都不信。

  只是,面对诘难的同僚,徐光启只能无奈的摊手,“关于科举,陛下真的什么都没说。”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