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74章不行就换人_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汇集团饲养的生猪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由集团属下的饲养场饲养,二是由分散的各小饲养场饲养。然而,即使是属下的饲养场也是以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的。因此,这两种形式几乎是同一种模式。集团只是以收购的形式收集生猪,而并不直接参与饲养的管理。有人给生猪喂食瘦肉精,收购时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每个饲养户从哪弄来的瘦肉精却不知道。

  常委局长也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掌握了一些小饲养户是从几个大饲养户那进的货,但那几个大饲养户却说不清他们的上线是谁?也就是说,制造瘦肉精的源头一点线索也没有。

  一直以来,那几个饲养大户都是以电话的形式与货主联系的,然后,货主又通过货运公司发货给他们,彼此并没有直接联系。自从三汇事件暴光后,货主停机或弃手机卡不再使用,整条线就断了。

  常委局长曾派人前往发货的那座城市,向货运公司了解发货人的情况,然而,货运公司也说不清发货人是谁?发货人的身份证是假的,货运公司的职员依稀记得有那么几次发货都是上门取的货,人到了,却见不到发货人,于是,打电话与货主联系,货主就用手机指示他们去哪去哪提货。货提了,还是连人也看不见。

  常委局长派出的人在货运公司的员工引领下,找遍了那几个提货地点,大多是城郊的城中村里某一间出租屋,要么已经另住了人,要么就还空着没人住。询问屋主,曾有什么人来租住过?屋主也说不明白,有说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有说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从相貌年龄分析,发货人至少有三个人。他们租了房并不住,只是堆放货物,因为他们发货的瘦肉精纯度高,体积并不大,重量也不重,并没太引起注意。

  东江市的公安与当地公安联系,采用了最笨拙的办法,查找城郊所有的城中村,看有没有类似这种租赁了又没人居住的出租屋?然而,这可是一项说说简单,真要查起来却相当困难的事情。本来,对出租屋的管理就不完善,并非所有的出租屋都记录在册,就是记录在册的,出租没出租?屋主也没来上报。因此,形如大海捞针,想在短时间内找到线索更是难上加难。

  后来,一位屋主说,他们那些货都是晚上运过来的,从那车上染满的灰尘看,似乎跑了很远的路。这就是说,或许,生产的厂家在另一个城市,制造出产品后,再运到这里发货。三汇事件败露后,他们完全有可以转移发货地点,改到另一座城市继续他们的勾当。

  李向东问:“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常委局长摇头说:“短期破案似乎不可能。”

  李向东说:“就不能从手机上找到破绽?”

  问完,他也觉得多余,你李向东一个门外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