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7章 辽东剧变_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陕西有功,让无数老百姓有家可归,整个陕西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富庶之地。

  再者,杨嗣昌轻松的接管了朱常渊的三十万大军,朝廷的局势可谓大定。

  唯一还令他比较烦的一点就是,张献忠虽然被赶出了荆襄之地,可是在四川重新摇旗呐喊,将入川的几道口子全部封起来,俨然自立为王。

  还有荆襄之地的熊文灿,手握十万重兵也不是个好像与的主,

  以前是对付不了熊文灿没办法,朝廷才与他虚与委蛇,可现在情况不同了,不但辽东之地趋于稳定,而且陕西也大定,崇祯的思想顿时活络起来了。

  那么现在整个天下无战事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这么做,让杨嗣昌的手中二十万大军从陕西赶赴四川和荆襄去剿匪

  不得不说,人就是一种喜欢自己折磨自己的动物,一旦这种思想在心中萌生,就像是春草一般,遇到春雨就会疯狂的滋长起来。

  十天没到,崇祯皇帝不顾群臣的反对,接连两次给身在陕西的杨嗣昌下命令,让他带兵南下,收复蜀地。

  根据崇祯的构想,一旦蜀地的张献忠被灭了,荆襄之地就会四面受敌,寡不敌众,到时候熊文灿的末日也就到了。

  然而,其结果去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杨嗣昌带兵伐蜀,看上去浩浩荡荡二十多万大军,可惜的是,他并不是朱常渊,他没有开挂,也没有现代化的武器,最关键的是,所有人都低估了张献忠这货的战斗力。

  看着他被朱常渊打的狼狈的抱头鼠窜,甚至涕泪交零,是不是很爽是不是感觉朱常渊很牛逼是不是绝对张献忠很窝囊

  废话,当然是的。

  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并不是张献忠太窝囊,而是朱常渊太强,强大到人们已经足够高看他了,可惜,还是看低了。

  比如这次,杨嗣昌的二十万大军抵达蜀地,刚开始的时候生龙活虎声势浩荡,可惜连续在蜀地蹦跶了十几天以后,才知道蜀地并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先是,杨嗣昌的粮道被断,然后,张献忠充分利用经营蜀中两年的优势,和杨嗣昌展开游击战,一个月以后,杨嗣昌损失惨重,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撤回陕西,灰头土脸。

  蜀地没打下来,对大明朝来说很严重吧

  不,这都没关系,然而,有一件大事在杨嗣昌出兵后突然发生:皇太极悍然出兵,突然洗掠锦州,又一次发动了东北地区的大战。

  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杨嗣昌带领二十万人扫荡蜀地并且失败而归,恐怕皇太极也不会如此容易就出兵攻打锦州吧

  这一次,皇太极吸取了以往强攻宁远,洗掠锦州失败的教训,采用围而不攻,断其粮道的措施,又令锦州地区的所有百姓不得耕种,骚然周边,困顿城镇的方针,真的是一鼓作气,差点将明朝在辽东的军队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大明也不是傻瓜,一看皇太极来势汹汹,而且一时半会还不准备回去,马上调兵,从宣府、大同、蓟州、山西、固原甚至是宁夏和甘肃,尽调九边精锐十三万人,远赴辽东驰援。

  皇太极不甘示弱,除了自己带来十万步卒六万铁骑之外,还北合蒙古,对大明朝双管齐下加以攻掠

  大战,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开个飞机去明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