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百七十八回 刁斗无声暗藏锋,以身申令众方行_红楼公子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一般说是这么说,但是平日里除开两军交战对垒的紧要关头。根本没有拿一支军队,能够完全强制性的严格执行!

  尤其古代行军打仗之时,将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好多都是套路的!

  比如某位领兵出征的大将,是君主的亲戚兄弟,关键战局,战败丧军,也不一定会死,说不定还会因为屡败屡战的勇气,受到君主的嘉奖。

  不降反升,比如三国时候曹魏的宗族将领夏侯惇,打仗基本没赢过,升官基本没停过!

  而有的将领,平日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某一天不过是因为左脚先进门,就被自己的上司借此砍了脑袋,眼因莫须有,只是因为需要用对方的脑袋,来做一些事情。

  比如有曹贼之称的曹操,因为外出打仗没得粮食,补给中断,唯恐士兵哗变,直接借取了粮官的脑袋,把错误全都归结于这个替死鬼!还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汝去勿虑也,汝妻子吾养之!”

  类似的操作,兴平初,诸侯讨董之时,袁公路克扣孙坚粮草,导致孙坚战败,还折了老兄弟祖茂,面对江东猛虎的质问,可怜的押粮官,飞来横祸,就这么成为了自家主公的替罪羔羊!

  所以古代根本不能做到法不容情的转身,只要你后台够硬,哪怕是丧师辱国,都不一定会被砍了脑袋。

  反之,你小兵一枚,面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大脑袋,很有可能因为对方的需要,飞来横祸的领个盒饭,只为借你项上人头一用,铸就他人的铁血王旗!

  所以这是个人人都知道的禁令,但却是人人都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它对人不对事,总有法外开恩的扯淡发生!

  所以没有那种一视同仁思想准备的铁血将领,一般都不敢严格执行,否则,很容易就会起到反效果!

  所谓:“其身正,而令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想要能够服众,严格要求手底下的士兵,那么,作为带兵将领的人,就必须以身作则,法不容情!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