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十九章 中医药普及的最大问题_大国药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了一天的功夫,在张洁的帮助下将事情搞定,陈风华便开始构思和南河药厂的合作问题来。

  开药厂这么些年,其实陈风华也慢慢总结出来中医药如今面临困境的具体问题了。

  中医看病讲究一人一方,因人而异。因为哪怕同一种外在表现的情况,可能病人的身体阴阳、虚实都有可能不一样。

  所以经常会碰到,某人得了某种病,在某位中医那里开了方子,七副药下去,治好了。

  然后此人在朋友面前吹嘘,恰好朋友的朋友也有此病,然后用此方,然后……没治好。

  当然,如果想听后续的话,也有,此人又去问了该中医,该中医说,一人一方,需要亲自看了病人后,才能下方——原方对此人管用,对其他人,很大程度上不管用。

  这就是中医,用现在的说法叫精准化治疗,用传统的话叫一人一方。

  其实现在欧美的医疗机构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或者叫订制化治疗。

  以前这种情况是非常可行的,毕竟以前没有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中医非常的多。

  而上个世纪历经战乱,加上隔壁的东洋鬼子又把大批的医书搞走,很多名医被杀,导致中医很多传承断绝,解放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面搞了赤脚医生,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医务工作者不足的问题。

  当然,赤脚医生也有很大的问题,治伤治死的也有,但总归从大数据统计问题上来讲,比没有医生强。

  中医的这个一人一方的问题,就不利于普及,医生不够,某位中医,非常擅长治某种病,就比如糖尿病,那么他需要一边带徒弟一边给病人看病。

  一天能看多少?撑死不过五十吧?

  问题是天下有多少得了糖尿病的病人呢?光华夏就一亿四五千万,这得看多少年才能看完?

  中医因为上个世纪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传承越来越少,虽然现在很多中医药大学,但问题是有些学校,本身在建样的时候就是按西医,或者说西方科学的模式教学的。

  不能说这种模式不好,但至少不符合中医的发展传承,公认的,中医是非常讲究经验和临床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中医黑们说中医是经验医学的原因。

  其实说起来,哪一种科学不是经验总结成理论的?只不过因为人体有些病症是不能总结的,就跟人的指纹、老虎的花纹一样,独一无二,怎么总结?

  当然,你要说人都长一个鼻子两个眼睛,那没问题。但每个人在能量层次方面的问题,细致上讲,那是不一样的!

  所以中医少,就算个个是高手,又能治得了多少病?

  而且很多中医本身医术就是一步步升上来的,中医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病能看好,有些病看不好,还需要锻炼。

  这就导致有些人看一次或几次中医,看不好病,然后就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