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八章 船厂风波_大明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船工场建立后,虽然主体是匠户操作,但细木、油漆、铁件、作、蓬作、索作、缆作等等作坊都需要大量的劳力,而船厂和作坊招收地大部分都是军户子弟,一些重活粗活才给民户,而且所付工钱也相差甚大,引军民双方的严重对立,这两年山东旱灾频频,大家生活不易,矛盾就更加尖锐,流血冲突时有生,五天前才生了一次械斗,死了三个人,至今还停尸未决。”

  说到这里,赵知府连声叹气,这就是他希望李维正能住在蓬莱县地原因,他希望能与协商的方式解决军民矛盾问题,而不是鲍副千户一味要求民籍让步的强硬态度。

  李维正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友善的笑意,但这个笑意中却多少带一点苦涩,原以为他来威海卫接手新职便可以乘风破浪出海打击倭寇,却不料军民争利的矛盾迎面袭来,说到底还是海禁问题,扼断了沿海渔民地生计,以前大家都穷,还显示不出矛盾,而三年前的造船场却似一个导火索,直接打破了军户与民籍之间平静。

  就在这时,几名衙役飞奔跑来,脸上带着焦急与惊恐,“知府大人,出事了。”

  他们气喘吁吁跑到赵良成面前,结结巴巴道:“造船工场那边两派人聚众,眼看又要打起来了。”

  赵良成惊得跳了起来,他慌忙对杨知县道:“杨大人,你安排一下指挥使大人,我要立刻赶去造船工场。”

  他向李维正告了个罪,便钻进轿子急急惶惶向城外赶去,李维正见事情已经闹起来,他也不能置身事外了,便立刻让亲兵带着倩倩和几个下人随知县去暂避,他自己则带着十三郎和另外二十余名亲兵,在几个衙役地引领下向造船工场疾奔而去。

  此刻,造船工场内犹如火油沸腾,暴烈之势一触即,一边是一千多军户子弟,另一边则是四五千民籍男女,他们拿着木棍铁器,相隔百步互相叫骂,数十名衙役隔在中间极力劝阻两派民众冲突的爆,只是他们人数太少,被铺天盖地地喊骂声淹没了,赵知府已经赶到,正在极力劝说十几名双方带头人各自忍让一步。

  造成这次军民冲突的导火线生在七天前,由于朱元璋决定以海运送军粮,便下令各大造船厂大量建造遮洋运粮海船,蓬莱船厂接到地任务是一年内造出三十艘大船,其中在四月前必须拿出十艘大船,任务相当紧迫,于是,负责船厂的官员便命令所有人员加班加点赶活,其中只有匠户有补贴钱粮,其他干零活的军户和民户们都没有,这引起了军队的不满,鲍副千户率二百士兵前来问罪,造船厂副使不敢得罪,便给了军户子弟们一样的钱粮补贴,问题就出在这里,十几名年轻的军户子弟跑去羞辱没有得到钱粮补贴的民籍百姓,结果点燃了民户们积蓄已久的怒火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