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分粮和搬出知青院_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艰辛的劳动。

  但每个村总有几个懒汉,经常以各种原因不上工,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公分。工分少,分到的钱自然就少,有些人甚至会少到无法弥补扣除粮款的这一部分。

  这样的人就是每个村都有的倒欠户。

  也有一些倒欠户,并不是因为家里人懒,而是因为家里遭遇了困难,不得已借了集体的钱来应急,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顾冰雪很是庆幸。如果大河村分钱也是按照夏秋两次,那她就成了让人鄙夷的倒欠户。

  因为她来的太晚,工分几乎没有,能按照人头分到粮食,但买粮的钱却不够扣的。

  真要是成了村里的倒欠户,哪怕她有适当的理由,也免不了会被人嘴。

  夏收之后,对于知青们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划分自留地。

  知青们的自留地原本要划分到一起,但在岳文轩的要求之下,他们兄妹二人和顾冰雪的自留地另选个位置。

  大爷和四叔家的自留地都是挨着的,他也选择了这一块儿,有两家亲人照顾,他也就不用担心自留地的产量了。

  对于每一个村民来,自留地的产量才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平均每人一分的自留地看上去很少,但一个人全年的吃喝却有三分之一来自这块地。

  要是自留地种不好,必然要饿肚子。

  知青们的自留地划分之后,马上就要种植秋季作物,一点都不能耽搁。

  对于自留地种植作物的选择,主要有两种,那就是玉米和红薯。

  多数人家的选择都是少量培育红薯,大部分用来种植玉米。

  岳文轩的情况特殊,不需要红薯充饥,就能保证三个人吃饱肚子,所以三分地都选择种植玉米。

  秋季作物种类繁多,有玉米、高粱、大豆、红薯、花生、芝麻等。

  播种完毕,也就标志着双抢的结束,村民们暂时不用那么忙碌了。

  来到大河村之后,过了三个月的集体生活,对于岳文轩来,这样的体会不太好。

  主要是太不方便了。

  他明明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却碍于众多眼睛的注视,只能保持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水准。

  他早就想过搬出去住,只是因为刚来插队,不适合太过特立独行,所以才选择了过上几个月的集体生活。

  如今夏收结束,他对于知青和村里的情况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想要搬出去住,首先就要有合适的房子才校

  他不得不过了三个月的集体生活,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本来的打算是自己出钱,在农闲的时候建两间房子,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现在却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上个月,村里的一个五保户老太太无声无息的走到了生命尽头,她的三间住房也就空了出来。

  老太太是军烈属,她的房子是十年前修建的,总共有三间住房,虽然只是土坯房,但因为保养的好,继续住上十年也没有问题。

  岳文轩在大河村待不了几年时间,他对于住宿的环境要求很低,只要能住就行,这三间土坯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