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为实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相信,俄国人是如何在一片山岭和河谷之间建设起这么大一个工业基地的,里面入驻的工厂企业足有5万多家,其中纯美资企业18000多家,美俄合资企业20000多家,纯俄资企业12000多家,与航空工业相关连的企业超过一半,其余的也都存在着转型的可能,比如说生产汽车车身的也能生产机身和机翼,生产飞机玻璃窗的也能生产汽车车窗,在统筹生产的管理模式下,全机40540个零件和100万颗铆钉被这5万多家企业层层包干,仅仅是专门的埋头铆钉的生产厂商就有12家之多,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业项目,并不是因为飞机有多复杂,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亚瑟在航空联合体的一号总装工厂呆了一整天,亲眼目睹一架巨无霸飞机是怎么样一点点被装配成型的。

  一切原始材料都开始于同时运转的4条短装配线,这4条装配线随之聚合为2条,最后并为1条,整条装配线占地230万平方英尺(合21.4万平方米或是21公顷或是52.88英亩),一条长达2英里的单轨传送带上满载着铝制金属板部件,它们在工厂内的荧光照明灯下银光闪闪,人们把这些部件运往各个组装部门,接受成千上万的机床和机械冲压机的加工。巨大的机械链拖带着每架轰炸机通过4座60英尺长的组装平台。

  组装工作从机身开始:人们把飞行员舱放在一台巨大的旋转木马式的机械装置上,这台装置慢慢地转动,与此同时,繁忙的工人们前前后后地安装并铆制零部件,随后进行的有包括大型英格索尔铣床参与的中央机翼制作过程,其间起重机吊运着56英尺的庞大铝合金结构,降低其高度,由各种机具对它进行夹紧、研磨、钻孔、扩孔、挖空等工序,然后工人们松开每个部分,对其进行七步循环工序操作,最后才运往下一个组装平台。

  机身将在那里与飞机机翼部分合为一处,接着便可以准备进行总装了,1号装配站生产座舱罩,并将其用铆接固定在中央机翼上;2号装配站生产舱壁、挂弹架和轰炸机舱门的侧面板,舱门采用的是滑动门,而不是与B-17类似的旋转门,这样便可以更快地开关舱门。

  其后就是安装电路线和液压系统,组装机身后部和尾部,最后由工人给TB-9轰炸机安上前轮、4台惠普超黄蜂R-2800B发动机和机翼后缘。

  在接近装配尾声时,人们把这个大家伙拉进最后一个装配间,油漆工们用小型升降梯进行一切喷漆工序,即使飞机背后有人工作而人声鼎沸、灰尘飞扬,他们也能将漆料涂遍机身。

  整个生产线很长,如果从空中望去,呈一个L形,两个互相交错在一起就变成了正方形,三个正方形组成一个总装工厂,一共可以容纳15架飞机机体同时作业。①

  ①节选自美国人对威楼峦飞机工厂的描述,二战时,它是B-29超级空中堡垒的主要生产工厂。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