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 护侨(八)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0年4月9日,沉寂了整整7个月之久的德国法西斯再一次开始了军事行动,这回的目标是两个北欧国家。

  丹麦和挪威。

  同一天,滨海当局以远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一则通稿,表达对于暹罗境内250万华侨生存状态的严重关注。

  其实,在1941年6月22日之前,德苏两国被西方世界同时看成了战乱之源,两国都对别国领土虎视眈眈,德国人沉寂的7个月里,苏军马不停蹄地横扫了波罗的海3个小国,又悍然入侵芬兰,战争一直打到40年3月底,然后是德国人接捧对北欧展开攻势,此时的苏军也没有消停,正酝酿着对东欧的罗马尼亚动手。

  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发出的这则通稿,马上被有心人解读为一种战争威胁,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全军南下,近百条舰只运来了2个齐装满员的机械化步兵师,是摆在明面上人人都看得到的行为,金兰湾租借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军营,4万多陆军,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两万多海军官兵,还有随后陆续到达的海军航空兵一个合成师,以及3000多名工程兵,使得这里的兵员总数接近了8万,已经足够发动一场战役了。

  在这此期间,随之而来的客货船队一直在运送物资,光是堆在海防港的40万吨援华物资就让船队昼夜不停地跑了很久,从南洋各国购买的各种物资更是源源不断地送到金兰港,粮食、布匹、油料、机械、建材等等,苏方通过各地的华侨爱国组织,不动声色地抛洒着金钱,在英属殖民地扔英磅,在美国的保护地用美刀,在荷兰人的东印度属地,利用银行大量兑换荷兰盾,然后把他们换成当地出产的物资,橡胶和石油是这里的最大出产,也是日本人垂涎欲滴的战略物资,这一切的行动,苏方都没有直接出面,只不过大量物资的终点,已经揭示了一切。

  3000多名工程兵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建起了新的深水码头、军营和一条3000米长的硬质混凝土跑道,金兰湾租借地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

  刘开放一直呆在“列宁号”航母的指挥控制室里,这里不比滨海区,没有现成的地面雷达可用,这条船上的几座现代化雷达就成了将来战争的倚仗。

  是的,他是来打仗的,军事威胁一般不会奏效,只有实实在在的战争,才能让人感觉到力量,没有哪个列强不是打出来的,华侨要想达到自己的目地,只有流血牺牲一条路可走,他们不惜性命回国参战,也一定能为自己的利益血战到底,缺的只不过是一个强力的组织而已。

  只有红党才有这个组织能力。

  而他选定的突破口就是东南亚唯一的独立国家暹罗,不过在去年9月,执政的銮披汶.颂堪政府已经将国名改成了富有极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