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暴(二十三)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至少在24小时以内,我们要靠自己。”

  阿列克谢耶夫是内务部边防军出身,长期驻守边境线,汉语基础不错,闻言点点头。

  “我的营现在只有800多步兵,55辆B-3型装甲半履带运兵车,还有20辆各种履带式特种车辆和11辆M-72边三轮摩托车。”

  “我的连队只有87人了。”刘漱石补充道:“这个城里大概有1500华侨,动员一下,可以补充300兵源。”

  高起得总结道:“我手上还有25辆T-34,也就是25门可以随时移动的火炮,加上B-3上的一挺12.7mmDshk机枪加一挺7.62mmDT机枪,都可以做为重火力支援。”

  阿列克谢耶夫点点头:“11辆M-72边三轮摩托车上的DP轻机枪也可以卸下来补充到阵地上。”

  “那就这样决定吧,步兵在城镇的外围构筑工事,坦克和装甲车做为机动火力点由阿列克谢耶夫少校统一指挥,刘师长,你的人赶紧组织起来,发给步枪,还需要一些人力做后勤,担架队和弹药补充都交给你了。”

  “没问题,我来想办法。”

  刘漱石答应下来,阿列克谢耶夫又想到了一点:“战斗一旦打响,我们的车辆放在城里,难免被人破坏,万一他们点燃了油罐车就全完了,我们的人数太少了,根本不可能分出人手看管,我的建议是把城里的暹罗人除了华侨全都赶出去。”

  高起得和刘漱石相互看了一眼,这是一个残忍的决定,因为外面在下大雨,城里有很多妇孺和孩子,然而一想到后果,两人都下了决心,城里除了1500华侨还有4000多暹罗人,他们不可能支持苏军,暗中搞破坏是大概率事件,一旦被他们得逞的话,后果是无法承受的。

  于是,高起得的坦克兵和刘漱石的青年军一面发动华侨,一面挨家挨户地驱逐住户,用刺刀将他们往城外赶,顺便还能延缓敌人的进攻。

  阿列克耶夫带着步兵争分夺秒的挖掘战壕和防炮洞,构筑机枪阵地,在滂沱的大雨中,挖出来的几乎都是水坑,可是为了有个躲避子弹和炮弹的防身处,已经完全顾不得了,没过多久,完成了驱离任务的坦克兵和青年军带着发动起来的华侨青年加入了修筑的行列,就连很多家属也主动前来帮忙,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防线被攻破,城里的人一个都活不了。

  距离坤西育以南10公里的一处村落,守屋精尔和他的顾问们在这里建立了临时指挥部,大雨延缓了苏军的脚步,同样也对守军造成了很大困难,特别是在机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很难想像,从发现敌军到达坤西育到调集部队,两个小时过去了,竟然没有一支部队运动到位,守屋精尔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们不是日军,用两条腿在大雨和泥泞中行军,就算是日军精锐也会大打折扣的。

  “发报催,这是最好的机会,敌人孤军深入,失去了空军掩护,如果抓不住,他们就会长驱直入,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好的战机了。”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