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反响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打战不是那样的。在战场上,人真的是一片片地倒。”说完,老人看到字幕上“许望秋”三个字,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了,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份秀眉电影厂打来的报告,说他们要拍一部打越南的电影,导演就是这个许望秋。”

  旁边的老人道:“这个导演水平很好,又是拍打越南,我们应该支持嘛。”

  老人微微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到时候让蓉城军区调两个师给他们。”

  如果非要找一个对《锄奸》火爆不满的群体,可能只有跑片员。《锄奸》场次越排越多,跑片员简直就生活在自行车上了,从早上一直跑到晚上,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电影拷贝很重,要是遇上自行车出问题,还必须提着拷贝盒子,跑到电影院。

  《锄奸》上映后不但引发了观影热潮,在电影圈和学术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锄奸》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国内统称为惊险片。这种类型的电影深受观众喜欢,但在学术界却一直是被蔑视的对象,被视为电影中的下品,甚至被视为电影创作中的“没出息”与“堕落”。电影厂也把惊险片当成“练兵片”,让新人导演来拍,比如李少虹第一部就是《银蛇谋杀案》;而新人导演拍完惊险片也会马上转向其他类型。

  《锄奸》跟以往那些相对比较粗糙的惊险片不同,电影制作非常精良,而且艺术水准极高,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上有大量的创新,有很多极具突破性的东西,很多人看完后都傻了。

  钟惦非一直都非常欣赏许望秋,对《锄奸》也是极为欣赏。在《锄奸》上映后,他在第一时间发表文章,为电影大唱赞歌:“《锄奸》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里程碑,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电影是惊险片,在艺术上,电影采用手持摄影和运动镜头,引人入胜;在思想上,歌颂了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以这部影片是很成功的。许望秋同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现代电影语言的中国化》,通过《锄奸》我们会发现他真的做到的。”

  魔都评论家张俊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为《锄奸》大唱赞歌:“《锄奸》在电影语言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我们以往的电影镜头大多都是静止的,观众远远的看着着一切;但《锄奸》的镜头一直是运动的,而且有大量主观镜头。导演通过他的镜头将观众真正带入到了电影中,真正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奋斗和牺牲。这是中国电影的一次重大突破。”

  戴锦华作为许望秋和《锄奸》的支持者,写出了她人生的第一篇影评:“《锄奸》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敢于写人的情感,敢于以情感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幕上我们的银幕上是不能出现爱情的,地下党或者战士更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