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2章 ‘毛病’(3)_华娱好人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2章‘毛病’(3)

  灯光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显眼,却无处不在。

  就在11年,扬幂登上各大访谈综艺时,镜头中的她还是小脸蜡黄,皮肤是既不细致,也不白皙,甚至还略黑。

  是因为人丑吗?

  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灯光。

  还记得被誉为‘照妖镜’的央视镜头吗?还记得华夏影视圈,会拍美女的导演少吗?还记得华夏灯光师,通常来自河南的几个村落吗?

  你没想错,这些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又拉帮结派,还不思进取的灯光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华夏影视圈的进步。让很多演员,必须依靠自身超级能打的颜值,才可以展现在镜头前。

  灯光不是编剧,却可以提供故事的氛围;灯光不是调度,却可以提供导演需求的戏剧基调;灯光不是演员,却可以烘托演员的情绪、演技、细节,以及颜值。

  那这么重要的灯光,为啥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呢?

  因为没有土壤,因为拉帮结派,因为国有电影厂改制,生产出来的影片根本没人买,只能集中在‘六公主’那统一亮相。

  这又催生出一个非常畸形的产业,数字电影。

  简单来说,就是各大影厂早年拍出来应付宣传指标、又难看到没法进入市场的电影。

  国有电影厂的那批灯光师,有门路的进了大导的组,没门路的,就在厂子里靠着微薄薪水混吃等死。

  在世纪之初,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时,河南鄢陵人抓住机会,靠着吃苦耐劳的草莽劲儿,几乎垄断了国内灯光市场,现如今,他们已经聚集起来,搞影视器材的批发租赁和技术支持了。

  这也不是不好,当时是解决了市场需求,可后来就是跟不上需要了,因为只要人能办成的事儿,就没人买机器,华夏人又太会干体力活,听话就成,也不需要能看懂剧本。

  华夏为什么是导演中心制啊?

  因为在剧组,只要是关乎成片的一切细节,都需要导演拿主意,这也就是说,李算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所有的灯光、摄影、布景等细节,都需要小杨导拍板。

  做为《孙子兵法》的忠实拥护者,这么受制于人的事儿,李算从来不干。

  仓库中,曾嘉看着面前的灯具,都是一些剧组常用的寻常货色,2K、4K之类的学名她也记不清楚,反正该用什么光,要用什么景,如何布置一部影视作品的氛围……那都是导演的工作。

  人力有穷时啊,给导演这么大压力,还指望他们兢兢业业?

  少数人或许可以,绝大部分肯定不行。

  李算也没有想介绍这些灯具,灯泡而已,世界通用,他比较关注的,是那些辅助灯具架设的专用工具,如鹰嘴钳,电动升降架,还有不同灯具,可以在不同位置上的固定道具。

  那些螺栓螺母根据不同型号摆放在专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