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 谁言大明无良才?孤之栋梁!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谁言大明无良才?孤之栋梁!

  而在说完了郑和之事后,朱允熞终于将目光挪动到了近些时日的重点。

  巡抚人选之上!

  大明巡抚之位,自朱允熞提出之后,便不乏有人积极奏言、举荐,其中可谓是龙蛇混杂,故而朱允熞第一时间并没有确定人选。

  而是暂时先将其放下。

  随后,再以锦衣卫严查,筛选掉品行不足者。

  大明的第一任巡抚,自然要给大明支撑起足够的颜面,若是选出一个草包,或是一个贪官,到时候损伤的便是大明的脸面!

  也是朱允熞的脸面!

  识人不明,一旦被打上这个标签,便会让许多心怀不轨之徒滋生出野心。

  越是敢于放手施为。

  不将朱允熞的话放在眼里!

  这绝对不是朱允熞想要看到的局面!更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所以这一次的巡抚人选,朱允熞大多选择较为年轻之人。

  未经世事污染,心中还有一丝读书人的本心。

  或许还抱有救世济民之宏愿!

  尽管这些年轻人能力未必足够,但这却也是件好事,大明的咨政处,完全可以为这些巡抚提供主意和办法。

  让巡抚既能够掌控地方最高权力的同时,却又脱离地方,和朝廷挂钩。

  实际上,还是朝廷在操控着地方官府!

  反而要比之前给地方分权,让地方的官员自己互相扯皮,要来得好。

  更能够让朝廷对地方多了几分实际掌控的权力,明清两代之所以中央越发集权,其中便少不了巡抚和总督的功劳,朝廷牢牢把控着地方。

  而朝廷,又被废除了丞相之位,改为设立内阁。

  权势又往皇帝身上集中。

  这才有了发展到极致的皇权,而这种皇权,在明清之前,可并不常见!

  世家、官员,对皇帝的掣肘几乎是显而易见!

  地方上,宗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

  所以朱允熞将一部分中央集权的希望就放在了这些巡抚之上,在挑选人选时,自然更加上心。

  朱允熞稍微示意了一个眼神。

  杨士奇立刻会意。

  走上前一步,说道:“殿下,臣有本启奏!”

  朱允熞自然是点头应允。

  刚刚当上吏部尚书不久杨士奇乃是朝中新晋的重臣,他说话,在场的文武百官自然要将耳朵竖起来听了。

  只见杨士奇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

  说道:“殿下,此前所说巡抚一职,臣寻访朝中所有官员,拟出一名册,可供殿下过目。”

  杨士奇一边将册子递给宫人。

  一边说道:“臣自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以来,着实感觉寝食难安。”

  “唯有寻遍朝廷所有潜藏的人才,方才能让臣安心一些。”

  “此名册中人,各个皆是青年才俊,能臣干将!更是品行优良,才智过人!”

  “相信一定能替殿下巡抚天下!”

  朱允熞之所以要任命巡抚,无非便是想要让朝廷的命令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