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推陈出新_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推陈出新

  作为企业家,公司老板,金尚肯定是希望公司员工能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至少能做到公私两便。

  可是,有些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很多人以为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更需要那些身无长物,风华正茂,除了奋斗一无所有的小年轻。实际上,过犹不及的道理,金尚也是最近才体会到的。年轻,无所畏惧,意味着不稳定。别以为年轻人见过的世面少,就觉得他们好忽悠,会心甘情愿地干了你的“鸡汤”。

  大公司的业务线繁杂,部门众多,如果都是事业心太强的年轻人,失去了定力,没有为人处世的经验,也不是好事。那些还抱着天真的理想,一点就着的有志青年,不见得能看上今夕文化这种私企,时刻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家伙,怎么可能简单接受“九九六”、“福报”之类的活?

  “螺丝钉”之类的岗位,需要吃苦耐劳的年轻人,更需要能够托住下限,有“软肋”,有经验的员工。

  金尚倒是很想让属下一个个都背上房贷车贷,最好是结婚不久,家里有一两个“四脚吞金兽”,上有老下有小,就不会轻易跳槽。

  虽说没法像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那般努力加班,但是,他们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不顺而心生怨怼,琢磨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金扫帚”的力量,确实能提高今夕文化的工作效率,使得员工更有归属感,但那也是有限的。

  辅助作用始终是次要的,要是金尚这个老板和今夕文化不能满足麾下员工的期待,迟早也会有副作用。

  老板和领导层得力,就不需要基层员工一天到晚加班磨洋工了。自然对正常的请休假制度也执行得很彻底,就不说其它私企了,甚至比很多国营企业都要优厚。

  主编王燕分心家务,自然会对《知音杂谈》的工作产生影响,但也没那么严重,订阅量起来了,读者群体也不会轻易离开,只要今后杂志文章质量不下滑,用户就会自然膨胀。

  拿起请假条回执,王燕心满意足地离开,金尚也是感慨颇多。

  公司初创时期的几个元老,基本都在,如今各业务走上正轨,也不用像当初那样战战兢兢了。

  赵荣珍和王燕旗下,都有几个还算不错的年轻人,经验是浅薄了一点,能力还是不错的。

  正如李萱所说,不给他们机会试试,怎么知道他们到底行不行?

  与其从外面招人空降,还不如内部提拔。

  本来就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岗位,需要的是对流行前沿的把控,以及客户群体喜好的精准判断。自己人,似乎更靠谱一点。

  翻看着几个这几个月表现优异的编辑的资料,金尚挑出了几个还算不错的“种子”。

  『希望这些人,真的能跟随公司一起成长吧。以后今夕文化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