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9章 先把华夏航发的名声给打出去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技术方面,只要常浩南开了口,基本就算是一锤定音了。

  不过,对于刚刚成立的航空动力集团来说,对外合作,尤其还是以技术输出的形式搞对外合作,总归还是个新鲜事。

  常浩南之前虽然也推动过像是NH90之类的项目,但那时候毕竟也只是出谋划策,真正负责落实的还是冰城飞机工业集团的同志。

  至于其它几人……

  就更没这方面经验了。

  华夏能跟欧洲搞对等的技术交流,还是从新舟60那会开始的,到现在总共不到四年功夫,就那么几个招牌项目。

  所以,大家考虑的还是比较多的。

  “浩南同志,我们集团成立那会,不是定下了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么。”

  邓世佑说道:

  “涡扇10结束之后,原本计划是把重点转移到那三个型号的预研和立项工作上去,如果突然加上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原本计划的时间表?”

  这个担忧还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企业来说,“大胆探索”和“盲目扩张”之间,有时候也就是隔了一层窗户纸。

  贸然把摊子铺太大,未必就是好事。

  不过,常浩南当即摆了摆手:

  “CFM56,我还是比较熟悉的,M88的大致情况,我也已经了解过,潜力其实很足。”

  “只是斯奈克玛过去一直钻研单转子发动机,现在突然搞一个双转子型号,欠缺经验才弄出这么个烂摊子,如果只是改进到可用状态的话,难度不会太大。”

  “正好,我们之前一直都说,涡扇10对于咱们集团来说,是一次大练兵,那练兵结束,到下一次实战中间,总要来几次考核,或者是演习,M88这个项目,就可以当做是一次大考,看看咱们的技术人员水平究竟如何!”

  实际上,在当年计划接手涡扇10项目之前,常浩南就专门考虑过,继续沿用CFM56核心机,搞一个风险和难度都比较低的方案。

  只不过,研究了一圈之后发现,用别人家的核心机会把思路和上限给锁死,发挥不出他在设计方面的优势,而华夏的生产制造水平相比于这个年代的美国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相当于最后只能造出一个青春版的F110来。

  要是在CFM56的基础上搞缝缝补补,那又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还不如另起炉灶。

  这才有了现在这个“3.75代”的涡扇10。

  而M88则正好是一个因为设计经验不足,而被迫带镣铐跳舞的型号。

  最早,自认为拿到通用电气技术的法国人还是比较自信的。

  第一个测试型号M88-1甚至敢标出8.3吨的海平面推力(相当于推重比10),结果最后发现寿命和可靠性同时爆炸,肯定是不敢装量产机的,导致前几架阵风原型机只能先装上F404顶一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