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前首辅没了_秦德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詹事兼翰林学士,六年半就升为内阁大学士还是参预机务的!

  而秦德威混了四年才是个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比张孚敬升得慢多了。

  嘉靖皇帝召张潮这个礼部尚书前来,当然不只是为了告知张孚敬去世得消息。

  前首辅没了这么大的事,皇帝和朝廷当然要有所表示。比如如何追赠、谥号怎么定,另外还要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和赐祭葬,这些都在礼部的职责范围内。

  嘉靖皇帝简单说了几句,就让礼部尚书张潮拿出具体意见。

  张潮忍不住说了句:“臣一人计短,不如请诸阁老们共同商议。”

  张潮性格不像秦德威那么独断专行,外面还有三个大学士,他一个礼部尚书在御前独自草拟,总觉得怪怪的。

  嘉靖皇帝很坚决的说:“不须他们,尔一人拟定奏上来即可!”

  夏言与张孚敬的敌对关系,嘉靖皇帝又不是不知道。而严嵩、顾鼎臣在张孚敬掌权时都是被压制的人,也不会对张孚敬有多好观感。

  所以嘉靖皇帝也不想多出麻烦,只让张潮一个人拟定方案就行了。

  于是张尚书只能一个人想了,追赠好说,张孚敬生前已经加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所以追赠为太师就行了。

  谥号的问题,张尚书想了想,拟定为“文忠”,嘉靖皇帝对此也很满意。大礼议的头号功臣,当然要配一个“忠”。

  张潮又询问了另一个安排道:“派使者前往浙江永嘉吊唁赐祭葬,以何等级为佳?”

  嘉靖皇帝对初代宠臣张孚敬还是很有感情的,毫不犹豫的答道:“必定要遣重臣为使。”

  每日嘉靖皇帝不修仙的时候,东厂提督秦太监都尽量赶过来进行例常奏报,此时正好也来了。

  听了对张前首辅的后事安排,秦太监忽然对嘉靖皇帝提醒了一句:“张孚敬受赐的银章,是否收回?”

  张孚敬作为初代宠臣又是内阁大学士,肯定有银章密奏之权。

  按照嘉靖朝惯例,大臣辞官时必须交还银章,不允许带回家里,但张孚敬是唯一的一个特例。

  当年张孚敬辞官时,嘉靖皇帝特别允许张孚敬不用交还银章,这是非常特殊的恩遇。另一个辞官的大学士方献夫也想保留银章,但嘉靖皇帝就没同意。

  很多人就据此揣测张孚敬还有起复的可能,这也是夏言最担心的。

  现在张孚敬人没了,御赐银章是否要收回,就又是一个问题了。

  想到这个,嘉靖皇帝缅怀了一下与张孚敬共同战斗的岁月,叹口气道:“收回吧。”

  然后秦太监又掏出札子,对嘉靖皇帝奏道:“前数日,陛下诏臣监视秦德威,近几日动静都记录下来了。”

  嘉靖皇帝快速浏览了几眼,对秦德威的表现大体还是很满意。

  张潮趁这会儿功夫,也琢磨出一个人选,对嘉靖皇帝奏道:“翟銮正赋闲,可为使者。”

  皇帝似乎想要给张孚敬最大的哀荣,以前大学士翟銮的份量,肯定够重了。

  而且给翟銮找点事干,打发出京师,也省得总有人说秦德威应该给翟銮让地方。

  嘉靖皇帝举了举手里的札子,“秦德威也可以。”

  张潮:“.”

  难道在皇帝眼里,秦德威也算重臣了?

  而且皇帝的思路也太跳了,以秦德威的年纪性格,肯定不合适当这种必须稳重的使者。

  想了想后,张潮壮着胆子小小反驳了一句:“若让秦德威去,怕把张家人都气倒。”

  陛下你也不想想,当初是谁把张前首辅刺激下台的?

  思路还是混乱不清,真是想到哪写到哪,为了更新没办法啊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