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章 进两步退一步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提醒一下已经过了六年淡忘期日子的地方世家豪强、朝廷的武力有多么恐怖。

  然后,挟对外军事胜利之威,顺势强推进一步改革。

  把战时体制的“事急从权”也充分用起来,而很多“事急从权”的临时措施,如果发现确实好用,仗打完之后也不会改回去了,直接把既定事实固化下来、变成长期制度,岂不美哉?

  当然,对外军事打击和对内变法的相辅相成,还可以有另一种表现形式——

  不光变法需要军事威望的加持,对外动兵之前,也可以以变法为诱饵,来逼迫朝臣和世家豪强二选一、“两害相权取其轻”。

  类似于先放出风声“朝廷今年要实施XXX变法了”,看看地方反应,

  如果反对激烈,那就顺水推舟表示“朝廷要实施XXX变法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北伐草原筹措资源,如果不用变法也能把北伐筹措的事儿搞定,那就先不变法了”,用这个诱饵,来诱使大家接受后一个条件。

  这个思路,也是李素这几个月里想出来的,并且建议刘备,刘备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

  而李素这一策略的来源,显然是学习了原本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鲜卑人南迁雒阳汉化改革。

  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教过,拓跋宏为了迁都雒阳,推行汉化改革,遭到的反对很多。所以他先不提迁都,只说要南征统一南朝,

  从平城带兵南下之后,走到雒阳阴雨连绵道路不通,群臣将士都苦不堪言,劝他停止南征,他才顺水推舟表示“这次南下劳师动众,总要做成点事儿,不能南征那就迁都洛阳”。

  谷/span这不就用好了“先造成一个既定事实”,然后逼着对手进一步退两步嘛,妥协的艺术大多如此。

  无非到了刘备李素这儿,军事借口从南征变成了北伐,汉人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换了个角色。

  ……

  三月二十一,五日一朝的大朝会上,刘备和李素率先演了第一场铺垫的戏码。

  李素直接把后世唐朝两税法时的“履亩而税”之法的雏形思路,拿到了朝议上讨论。

  建议朝廷开始考虑“趁着如今天下重定未久、人口稀疏、百姓耕者有其田,以及前些年度田检地的胜利成果,真正实现按实际土地占有纳粮,少田少纳粮、多田多纳粮”。

  李素的这个建议,如同第二只靴子落地,让惴惴了一两个月的各方势力,瞬间被激起了千层浪。

  很多人也不好说这个制度不对,毕竟从公平性和原则上来说,本来就该如此,李素占着理呢。

  但反对方很多理由也很实际,主要是认为如今的技术条件,不可能这样征税,征收成本太高了,划不来,而且舞弊空间太大,容易导致税官愈发欺压弱者、摊派害民。

  不如依然按照旧法的一刀切、不管每户人家事实上有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