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九章 薅资本主义羊毛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美金。现在只要两千而已……”

  一个车主看着自己心爱的汽车,只能忍痛的对一个心动的买家介绍着。没有钱的ri子已经快让他崩溃了,现如今已经到了卖车的地步,着实让他无奈。

  这不是最悲剧的,最悲剧的是,连报道新闻的报纸。也在一家家的倒闭,以前连报纸中缝都是广告的场面,如今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面地空白,出版社为了掩盖丑相,不得不将大幅的黑白照片印刷上去。

  郊外的农场中,大堆的农产品被倒掉,为了不亏本这都是无奈之举,因为拉到城里卖,就连运费都赚不到。一个个农场被闲置下来,甚至贴上的出售的标签。

  一些人天天往银行跑,可以往银行看到这人就亲切无比的态度,到今天完全变了一个样子。甚至都不敢出来见客户,千篇一律的贷款,已经把这些银行家搞得快崩溃了。现在银行哪里舀得出钱来。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招人的广告,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将会被送往不同的地方。

  你还在为三餐而奔波吗?你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吗?你还在为工资低廉而不爽吗?不,只要通过检验,就能舀到一笔不少的月薪。

  “40美元的月薪,招熟练的技术工人。”

  “60美元的月薪,招各行业的高级人才。”

  “100美元的月薪,招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500美元的月薪,招各行业的专家技师。

  高价格收购各种研究成果或者半成果,只要能来,无限资金支持科技研究项目。”

  而当美国zhèngfu收到报告,说是有数不清的欧洲人、犹太人、亚洲人甚至是华人、美国人离开美国,前往亚洲。

  “该死的失业大军,这是为zhèngfu减轻负担。不让他们出去,难道让他们饿死吗?何况,成功者会离开吗?离开的人,都是失败者。”

  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失败者,这些原本对美国充满希望的外国人,美国人,纷纷离开美国,几经反转,最终来到了中华。一路上受到了严格的检查,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后,才开始上岸,被分配到各个工厂车间去当技术员,或者到技校去任教。

  哈密尔看到自己用一生的奋斗建设起来的钢铁厂,回想起当初从一个小小的钢铁工人发展至今,想起当年立誓要成为新钢铁大王的梦想,心中充满了酸楚。

  经济危机的第一个月,他坚持了下来,但无数的订单被取消,买主宁愿付出一笔违约金,也不要已经快装车的优质钢铁。因为他们付不起后续款项。

  第二个月所有的工人都休息了,两个月的萧条。加上股市上的亏损,哈密尔已经付不起工资了。就在他们正准备打算把自己心爱的钢材厂抵押给银行申请一笔贷款时,银行却远远避开他,跑了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