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德国入侵苏联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个催化剂,他看到当初瓜分波兰后,苏联侵占芬兰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显现了当时红军内部的腐化和战力低落。

  希特勒认为苏联内部已经**,只要数个月便能取得胜利,也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正是这点,陈绍才将愚蠢的称号放在希特勒身上。

  当然作为一个野心家,希特勒也有自己的想法。他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

  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

  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将能大为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

  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

  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作为德国的盟友,对远东土地垂涎三尺的日本也同时对苏联发起进攻,并且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一举消灭掉。占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所有土地。日本的进攻计划分为三个方向。其一,以德国支援和向中华购买的坦克为主力,突然想苏联的边境发起进攻,通过狭窄的边界线,进攻海参崴、双子城直到共青城。其二,以海军陆战队为主力,从库页岛对苏联远东地区展开攻击,开辟登陆点,随后陆军跟上,同朝鲜的关东军汇合共青城,将共青城围起来。其三,以海军为主力,消灭苏联在海参崴的海军主力。并且支援陆军的战斗行动。以上…同时发起,同时进行,并且此次进攻方案,由德**方参谋和日本参谋本部联合制定。

  德日两国联合起来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的强大,近八千辆坦克,还不算装甲车。飞机的数量也达到了近五千架,军队人员数量加起来六百多万,火炮七万门。

  苏联方面,42年的苏联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苏联在30年代的快速工业化使得工业生产量提升至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华(实则是美国),而与德国并驾齐驱。军事配备的生产同样快速增加,在战争爆发前经济已经转向军事生产的方向。在30年代早期红军也发展出一套现代化的作战理论,将其颁布为全军的作战原则。

  军队数额方面和部队数量,苏联一点也不弱于德日联军。此时的苏联有三百三十个师级部队,总兵力六百五十万。拥有作战重武器数量也十分多,火炮达到惊人的十二万(75毫米口径才算),而坦克数量也十分恐怖,加起来有三万辆(所有型号的坦克),飞机两万架(所有型号,成起飞就算)。

  在德军的秘密调度下,苏德边界的苏联部队数量已经被德军所超越。当时苏联军队的总人数高达六百多万人,比德国调派参与巴巴罗萨作战的地面部队总人数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