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办大学是个出路?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教书。以后待遇相同!”

  讲武堂招生的事,启发了李振新!虽然没有找到比后世更好的办法。但通过办大学的方式,将人员分流,这个作业可以抄一下!这玩意既能暂时解决问题,也为以后多渠道安置读书人留了口子。

  张同敞听了李振新的新思路后,沉吟良久,说道:“此策貌似可行,不过大多数世子,恐怕会一心考特科,或者是等朝廷开科举!”

  “这个问题好解决,所有士子只能参加一届特科、两届大学招生考试,过届之后概不录用!我们军政府以后选官,都从这个体系选,其它的概不承认!”

  “邦德,还有一个问题!此次来的士子中还有不少没有功名的童生!这怎么办?”

  “童生只能参加一届招生考试,考不上的就需要到中学去学习,拿到高中毕业证后,还能再参加两届!”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长安大街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大学招生考试了。军政府关于大学招生的政策正式公布,腊月二十开考。看到这个招生政策,读书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一时之间,还真判断不出,这政策对自身来说的利弊。

  “王兄、你怎么看这次陕甘的开科?”一处小茶楼,几个读书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新政策,好判断到底该怎么办。

  “这个特科就是小进士,吾觉得当为我等的正途!”

  “可是特科毕业后,也就授个七品以下的官职,这与进士待遇可差的远!”

  “非也,军政府的选官制度变了,所有人都要从杂官干起!再说此地毕竟不是朝廷,确实没多少七品以上的官职来任命我等,所以看似是品下杂官,但日后的发展会和朝廷的进士相差不大!”

  “那我等何不如等朝廷开恩科哪?听说年后就会开考!”

  “恩科与我等有何关系?起码也得是举人方有机会,我等之中,也就王兄有机会,话说王兄你怎么不考朝廷的恩科?”

  “朝廷只有一府之地,就是考中金榜,又能如何?陕甘到底是大地方,那怕是当个品下杂官,也比朝廷的七品官来的实在。”

  “特科倒是能接受,不过只能考一届。若是我等不中,那就只能到大学先上几年学了!诸位觉得这大学,若是去上,该如何抉择?军政大学还有讲武堂,那个更有前途?”

  “若说前途,自然是讲武堂,毕业后可以凭军功快速升迁,比一般的政务官要快很多。”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武职,再说需要上战阵,有些凶险啊!”

  “武职、文职现下到没啥区别!吾听说兴平军中,升不上去的武官,才会被转为文职。若是我等去了即使在武职上没啥前途了,转到文职也比同届官员高出不少。官场上是一步前步步前啊!”

  “考不上这两所大学,师范大学能不能考虑?还是再考一届?”

  “最好还是再考一届,若是实在不行再走这条路,或者是家资不丰,也能去上,怎么说也是个正经营生,能享受官府的薪水,养家是没问题的!教三年书,还能有个官职,也算不错!”

  “夏国公和张总督,其实挺照顾我等贫苦读书人的。要是没这些大学,考不上特科就麻烦了,吾连返乡的路费都没有!”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