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辽东大建设,辽宁发财!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皮草这样的土特产,其它的在内地没什么市场,不往新辽东卖,还能卖给谁?

  金州难民新村,李三德正准备去安置点的木器工厂上班。

  “当家的,家里的田要除草了,你能不能请个假,先把田里的事干清楚了再说?”

  “我去问问吧,本以为到了夏天,工厂要停工,可没想到新辽那边又来了一批订单,让赶做些门窗,说那边急等着用。”

  “朝廷也真是的,眼瞅着要农忙了,还不让人消停,哪那么多活让人做。”

  “说的这是什么话?上工就能挣到现钱,又不是让人白干活。田里的事,咱们克服一下,总不能耽误挣钱吧?你先把几个娃娃带着去地里,让他们多干点活。”

  “说的也是,也是幸亏到了朝廷这边,不然咱们全家估计都饿死了。朝廷这边虽然忙,但只要能出力气,就有钱挣。放到老家,咱们只能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枚大钱。”

  “就是,你看今年娃娃们都能穿上新衣了!好了、我去厂里上工,田里的事,你就多操点心。”

  到了厂里,李三德开始刨木头,制作门窗。他在老家有手木工活,到了这边的工厂,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拿的工资都比其它普工多一半。

  “李师傅,先歇一歇!我这边有个事和你商量哪。”

  “刘经理,有啥事和我说啊?”

  “是这样的,新辽那边的人过来说,以后能不能把门窗的尺寸做小一点?这样用马车运输起来比较容易,他们装起来也轻省一点。”

  “可以是可以,只是不知道要小多少啊?有没有具体的尺寸?”

  “这到没有,所以才找你这样的匠人来商量,我的意思是按着马车的尺寸做调整,尽可能的让马车多装一点,当然也得合用,不然他们那边可就不给单子了。”

  本来门窗这种不易运输的物件,都是在当地加工成品。可新辽省现在需求量大,当地又抽不出人手,技术工人也不到位,所以只能到辽宁这边的厂子定现货。以至于那边的房屋,最后风格都是小门小窗的紧凑型。

  按着经理的意思,李三德带着两个徒弟,根据马车的规格,制作新式门窗。

  “师傅,我刨的手都困了,咱们能歇歇吗?”

  “那就歇歇吧,你们这帮娃娃,就是吃不了苦。现在这木工活还累啊?在以前,我们干活那才是真累。原木全靠人力往开锯,而且每天还有定量哪。哪像现在,大木头都是用汽牛车开的,咱们只根据尺寸简单一锯,刨光就行了。”

  木匠这个工作,在以前可是最为辛苦的活。拉上一天大锯,再强壮的人也会两个膀子发酸。所以不是没办法,很少有人选择吃木匠这碗饭。

  “要是有能将木板刨平的机械就好了,那样能省多少力?”

  “想什么哪?有哪东西,还要木匠干什么?岂不是,是个人都能吃木匠这碗饭了?”

  打脸来的太快,李三德刚说完这话没几天时间,厂里就进了一个大型的蒸汽刨床,用来给木板进行大致的刨平,好让工人们干活轻省一些,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看到木板放上刨床,推过去就能刨的差不多平了。李三德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木工活可是越来越没技术含量了!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