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0章 有些地方就得用坏人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国政院的名义,发布一条政令,凡是举报放高利贷者,其之前借贷的契约一律作废,只还本金即可,同时还能追回一部分已经偿还的高利。总之这次一定要让这些不遵守法纪律的投机分子,血本无归。”

  国政会议结束后,为期三年的治安整肃运动,迅速在大明全境拉开帷幕,严打高利贷最先铺开,一时间整个大明的高利贷从业人员,如过街老鼠惶惶不可终日。

  发动借贷人举报,简直是无往而不利。政令一公布,就有无数人跑到衙门中告状。谁都不想背负巨额利息,有官府撑腰,帮着大家免息,这种好事好几辈子都遇不到。放到以前,大家对这事可能还会有顾忌,毕竟放利的人都是当地的势力人士。可这次不一样,朝廷很明显要将高利贷从业人员连根拔起,不但要严惩放利者,还要将他们的打手、帮佣也一网打尽,这么大的力度,前所未有,谁还惧怕被人报复?

  严打高利贷产业,并不只是抓一些人那么简单。是需要一揽子配套政策同时发力,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高利贷之所有迅速蔓延,说白了就是民间融资渠道不畅通造成的。股市还处于萌芽状态,很难作为主要融资手段。目前大明境内的银行,都是大体量的存在,他们有意无意都会疏忽中小商人的融资需要。与此同时,这几年朝廷大量撒钱、工薪阶层兴起造成了一部分认手中有闲钱,而没有合适的投资理财渠道,最后只能把钱放给高利贷从业者当本金。

  针对这些现状,李振新推动国政院出台了一系列疏通融资通道的措施。发行铁路建设国债,年利率百分之五,五年之后还本付息。在五年内若是需要套现周转,振川银行提供本金照价退兑业务,同时还提供以国债劵为抵押的贷款业务。国债是为了让一些有少量闲钱的人,有一个稳定保值的投资渠道。为了解决中小商人融资问题,国政院发布倡议书,鼓励各县的官府出面组织本地商人组建信用合作社,为本地商人提供信用累积贷款业务,专门服务小微商贩。至于通过信用社还借不到钱的人,那就自己想办法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生意,大明也不需要那么多商人。

  其实高利贷和当铺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社会功能的,可李振新觉得这些功能现在的大明并不需要。朝廷提供了这么多就业选择,种地、做工总有一样适合百姓,不存在让人必须靠借砍头息渡难关的条件。

  “总裁、铁路建设的国债利息是不是有些太高?咱们从银行那边贷过来的款子才三厘五而卖的国债劵却需要五厘利息,有些不划算啊!”主管国政院经济工作的张同敞不是很理解发行国债劵的意义,尤其是对高利率有疑问。同一个项目,按不同的利率贷款,这不是难为人吗?

  “别山、国债是五年的定期存款,在这五年内不会有其它额外支出,而向银行借的款子第二年就产生支出了。借款周期不一样,利率自然会不同。”

  “可这样一来,银行会不会将之前贷的款抽回去,购买国债劵啊?”

  “他们除非脑子有病,才会这么选择。银行是靠钱的流通来赚钱的,谁会傻到为了一年多出一厘五的利息,把大量的本金拿出来去买五年不能动的国债?他们不像普通老百姓,没有投资渠道。”

  “这倒也是,对了、吴总统让我过来问一下,自整肃运动展开以来全国收纳的放利之人不在少数,这些人真要全发配到漠北去?”

  “当然了、那地方缺坏人,让他们去最合适不过。”

  有些地方还真不能用老实人,就得靠善于作奸犯科的坏人,才能开发出来。一般人去了,生存下来都困难。发配到河州的那帮坏人,就表现的很好,不但生存了下来,据说有不少人还活的很滋润。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