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大明地主和农场主不是一回事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之兆,很多人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丧失了信心。特别是对种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是兴趣缺缺。据统计,今年苏州的农田只有三成种了粮食,其它的基本上都种了棉花等经济作物,还有一些出现了撂荒现象。这可是正经的江南,居然出现了少量撂荒现象,问题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

  出现了这种现象,官府到底该不该管,该怎样管?李振新一时有些犯难。按照后世的记忆,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时候,出现了一波羊吃人、土地兼并的大潮。大量的失地农民走向城市,农村被庄园主们占领,然后就实现了城市化和农业集约产业化。所以说这事可以不用管?任由其自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和时间,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城市化是不可阻挡,但农业集约化生产未必会实现。农业集约化并不是只将土地集中,要是按这论,大明的这些地主早就将土地集中了,有的人手里掌握数万亩的田产,可生产形式还是小农形式并没有因为所有权的集中而发生改变。

  理想中的农业集中化是生产资料、组织方式的集中,以农场化的方式运作。可土地所有权向地主集中,并不能带了这样的变化。这两年的情况是除了土地所有权的集中趋势变缓以外,其它方面似乎都没有啥质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而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却持续攀升。再这么发展下去,很可能引起粮食危机。

  在地头思考了半天,李振新并没有思考出什么结果,只好先回府城。府城里接见了一帮地主,这帮人是一通抱怨,向李总裁诉苦说现在种地的各种艰难,仿佛种地的真是他们一样。

  “总裁、像我们这样靠着田地生活的人真没活路了,朝廷可得想些办法,农是国本,若是农事不稳,对朝廷可是影响很大。”一名乡老几乎是声泪俱下的向李振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

  “你们觉得,朝廷应该想些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事?”

  “可以效仿朝廷前些年的政策,适当的给种地者免税,咱们这可不是像之前东林人哪样,不想为国出力,真的是为了能让更多人种地。若是田都没人种了,天下的百姓靠啥填饱肚子。”

  “你们不是像东林,东林就是你们这帮人养起来的。苏州好像是东林诞生地吧?今日看尔等这般模样,果然不愧为孕育了东林的地方。哪怕是天下没人种地也不会给你们这种人免税,来人把这帮乱七八糟的人赶出官邸,本王不想再看到他们。”

  话不投机半句多,聊了几句话,苏州这帮士绅的老毛病就犯了,总想着不缴粮不纳税当蛀虫。李振新不排斥地主,但绝不喜欢现在的这种地主。不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尽想着沾国家的便宜,躺在土地上赚舒服钱。目前的条件下,并不是没提升利润空间的可能,只要把生产形式集中一下,集约化的进行农业生产,他们其实可以用更少的劳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唯一的麻烦是投入会大、将种植风险承担到了自己身上而已。这帮人显然不想这么干,这就是大明地主和真正农场主之间的区别所在。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