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声名赫赫李虎威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去开窑。搪瓷的市场这么大,全国的人都在咱们这里拿货,你们还怕赚不到钱?”说到这里,李振新拿起了搪瓷茶缸喝了一口浓茶,然后看着底下的人议论纷纷。开会的时候,要给听众留点气口,让他们也有点参与感。

  耀州瓷业其实完全可以和振川城的搪瓷产业融合发展。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在上釉,上彩上面近千年的技术积累,可不是闹着玩的。目前的搪瓷产品,釉色单调,花纹之类的更是粗陋不堪。对振川城来说一时半会是难以提高的,但这些问题到了耀州就很好解决。他们只需要到振川城,去学一下怎么给搪瓷上釉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直接进过来半成品铁胎,加工成成品就往出卖,这样下来赚一半的利应该没问题。

  铁胎这块,牵扯到很多配套的钢铁冶炼和加工工艺,投资巨大,技术门槛高,他们一时半会也学不来,相当于核心技术这块还是掌握在虎威军的手里。

  李振新的深层想法是,借助耀州瓷业的技术积累,迅速的丰富搪瓷产品种类,开拓更大的市场,同时也能通过技术交流促进振川城的技术发展。还有一点,如果有朝一日清军进行经济封锁战略,那么给耀州窑直接卖半成品,然后用耀州窑的名义再行销全国也是一个办法。

  虎威将军的提议,打开了耀州陶瓷生产产业的新思路,他们觉得这办法绝对有大利可图。长期以来,耀州窑口的产品,即使没有搪瓷产品的冲击,他们也卖的不好。

  和其他几个大窑的产品相比,耀州窑的工艺水平还是有点太糙,没办法占领中高端市场。而陶瓷大窑的利润其实主要靠的是中高端市场,老百姓用的碗啊,缸啊,这些玩意当地起个窑就能烧。没必要大老远的买名窑的东西,名窑赚钱还是要靠细瓷。

  玩细瓷玩不过其他窑,难道玩不过还在造白缸子的振川城啊?只要把铁胎拿过货来上点釉彩,画个喜字之类的就能成倍的赚钱。这生意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还有一个好处,搪瓷比陶瓷好运输多了,相同的运输工具,能多运输三四倍以上的产品。也就是说商贩进了货,同样的利润率,能多赚四四倍的钱,有这个优势,耀州窑的产品就是卖到天南海北也有利润可赚。

  以后振川城的产品就走低端市场,消费者以农牧民为主。而耀州产的搪瓷则走中端市场,适用于那些稍微讲究点的消费人群。

  当李振新在董家河与新的合作伙伴大谈生意的时候。虎威军打了西安城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迅速的扩散开了,可以说经次一战,李虎威在全国都有了赫赫声名,以前他最多就是在陕北有点名声。全国来说他也就是个有点兵马的土豹子。

  但这回不一样了,甭管是用什么方式打下的西安城,那都是了不得成就。从现在开始,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义军还是清军,只要大点的势力,都会知道有这么号人物。

  拿下西安城,就好比是创业公司终于挂牌上市了,起码被主流市场认可了。即使北京城的顺治和多尔衮或者是远在广西的永历帝,他们都不得不重视这个新冒出来的势力!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