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4 东亚银行_重生大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渣打银行来说,太得不偿失了。

  而第二个原因则最为重要,因为按照香江的银行法,任何一家银行是不能贷款给控股股东旗下的其他产业,这也就是为了防止一些人开银行是假,借机聚财是真,特别房地产行业,如果没有限制,不知道多少房产巨头会开属于自己的银行,从而再利用储户资金开发楼盘。

  而这种行为会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在60年代,香江的金融条例还不完善,一些华商银行发现只靠着存贷之间的利率差赚钱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于是大胆冒进,一方面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吸引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储户的资金用来购买物业甚至开发房地产。

  在经营顺利的时候,这种操作手法几乎是一本万利,而高额吸存又导致了其他银行经营困难,于是其他的一群华资银行为了竞争,也跳了进去,开始拼命的开发房地产行业。

  到了1965年,香江的一家中型银行明德号因为一张支票没有及时兑换出来,被媒体曝光后添油加醋,使得普通民众恐慌,纷纷前来取钱,最终发生挤兑。

  而香江银行之间大部分都有相互合作的传统,这场风波很快就就波及到了香江其他华资银行,当时著名的华资银行恒生、恒隆、广安、道亨都招到挤兑,恒生银行更是将自己的大部分股权卖给了汇丰以求存活,当时倒闭的也有不少。

  所以60年代末,港府出台了对银行业监管的一系列条例,其中最重要的的一条就是银行股东不得随意从银行借钱,必须上报港府经过同意才可。

  但这一条一旦申请,就等于自家的项目的资金流动会被港府的人彻底监视,没哪家财团会同意这一点要求,久而久之,一些大财团要么失去了投资银行的兴趣,要么有银行也不会通过港府申请使用自有银行基金,这实际上也是后世垄断香江的四大家族没有涉及银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徐志即使收购了一家香江银行,也没办法利用内部的资金来发展自己需要投资的大型项目。未来不管是内地基建投资、香江兴建大厦甚至海外并购,都不能走自家银行,这也就给渣打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当然,漏洞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比如徐志可以安排旗下所有的员工在自家银行开户,也可以贷款给自家员工,未来大部分公司及供应商资金也走自家公司、银行可以为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贷款融资等等。

  ……

  一家总存款为40亿港元的银行,虽然在香江的顶级资本眼中算不了什么,但却涉及到上万普通居民的身家财产安全,港府对于银行的并购也极为谨慎。

  经过渣打银行接近一个月的多番努力,徐志成功的以4.3亿港元收购了东亚银行100%的控股权。

  “徐生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