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正反两面的妙用_南宋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见赵扩的话,赵昚忍不住笑了笑,刚刚喝下口的那口茶,忍住才没有喷出来。

  看着这个已经登基为帝的孙子,赵昚缓缓说道:“这也就罢了,要知道,岳麓杂谈最大的好处并不在这些东西里边。而是在引导老百姓的脑子”

  “脑子”赵扩反问道。

  “一直以来,皇城司只是监控各地的书生写了什么,书籍都刊印了什么。却忽略了一句老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百姓想骂,你就让他骂出来。骂完了,他也就痛快了。至于能不能修正,那是以后的事儿了。”

  赵昚看到孙子有些不明白,便解释道:“我们身在皇宫之中,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些官员想要告诉我们的。他们说天下太平,金人没有入侵。我们能知道吗当然不知道。所以,岳麓杂谈这样的东西就显得很重要了。比方说,朝廷决定了一项决策,到底大多数人是支持还是反对。如果是支持,那好说。可要是反对呢天底下一大半人都反对朝廷的决策,可身在宫中的人不知道,官员们都报上来说是一片和谐。那怎么能行”

  “一旦出了什么乱子,当官的不怕,他们脱了衣服,混迹在老百姓之中,就是平民一个。可我们赵家的人不行,我们要想把这个江山铁桶般的坐下去,就一定要知道民间的一举一动。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反对什么。这都要清清楚楚。如果说,官面文字是一片和谐,民间已经暗流涌动了,这是会出大乱子的。”

  赵扩若有所思的说道:“皇爷爷之所以不生气,是因为这份岳麓杂谈可以掌控在朝廷的手中。让它成为对朝廷有用的东西。”

  “对,所以岳麓杂谈要批评,你就让他们批评。批评又不会掉块肉,又不会伤了大宋的根基。相反,正因为有这样的东西可以揭露出我们看不到的一面,才可以维持赵家的江山。这片江山曾经是我的,现在是你的,将来,还得是我们赵家的。历朝历代都想着要千秋万代,可从没有人做到的,隋朝秦朝都是二世而亡。强如汉唐,三四百年之间也都烟消云散了,我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一直坐下去倒是韩风给我提了这个醒儿”

  “那咱们要怎么利用岳麓杂谈呢”赵扩诚恳的询问道。

  “不用去管,只要这些东西不落在别有用心的人手中,你就放任他们去做。我们朝廷也可以刊登对朝廷有利的消息。比如赈灾我们做过什么,再比如军队现在的规模和情况,给予老百姓一些信心。”赵昚淡淡的说道:“岳麓书院既然和长沙书局合作搞出了这个东西,那接下来,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都不会太远了。这些学子成天读书,经史子集是很明白的,可是对于朝政,他们还是一知半解,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纸上谈兵一番,咱们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