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逃出生天_725_南宋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囚不用像男囚一样做苦役,但这并不代表她们的生活会好一点,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就算是在干躁的冬季依然充满发霉一样的味道,薄得像纸一样的被子,盖在人的身上并不能给人带来温暖,那些恨不得拧出水来的被子,只会让这些女犯人在寒冬的深夜里更觉得冰冷刺骨。

  吱溜溜的声音,大牢的门被打开了。

  扬州的大牢里早已人满为患,女犯人是三五成群被关在一起。

  从牢房的门口两名狱卒带着一位年轻的姑娘走了进来,沉重的铁镣拖在地面上,发出令人牙酸、难受的金属磨擦声音。

  刚进牢房的姑娘看起来年纪并不大,估摸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纪,宽大的囚衣掩盖不了她玲珑的身材,低散的头发挡住了她半张脸庞,但是露出来的那半张脸,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那个姑娘应该是个美人儿。

  牢头走在她的前边,取出钥匙,打开一扇牢房的门,一把把这姑娘推了进去,那个姑娘跌跌撞撞的摔倒在地上,但是牢房里的其他几个女子,只是默默地看着她,并没有人伸手来扶她。

  那个姑娘坐了起来,从地上胡乱摸了一把稻草,垫在身下,打量着牢房里的几名女囚。

  忽然间她的目光停住了,在牢房的角落里,坐着一个神色憔悴的姑娘,那个姑娘也许比她大一两岁,但是看不出真实的年纪,她的衣服上有斑斑血迹,头发蓬松而又散乱。

  借着过道里昏暗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姑娘的十根手指的指甲都被拔了出来,她只是用双手抱着膝盖,将脑袋挨在双腿上。

  刚刚走进牢房的姑娘,带着一丝怜悯坐到她的身边,轻声问道:“姐姐你怎么会被拷打得这么惨?”

  那个姑娘只是无助地抬起头来笑一笑,却一言不发。

  靠墙蹲着的一个女子,缓缓地开口说道:“她的运气不好,她是被朱大人亲手抓进来的。”

  那个刚刚走进牢房的姑娘立刻问道:“哪个朱大人?”

  靠墙蹲着的那个女子答道:“哪个朱大人?当然就是朱熹。”

  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对女子的伦理道德要求,并没有后世这么严格,也正是在朱熹等人理学开始盛行之后,所谓饿死事小,失节是大,才开始渐渐流传开来。如果照北宋时候的风俗,那潘金莲和西门庆不过是场风花雪月而已。

  当然,如果他们没有杀死武大朗,一切都会不同。这也正是武松在杀死西门庆之后说的是为兄报仇,而没有责怪他的大嫂偷汉子。

  朱熹提出理学,在当时的宋代来说当然会遭到很多女人反对,但朱熹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并且在他的身后,有相国和一干儒学家的支持,所以理学的理念得以继续推广下去,给后来几百年的中国女性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这个老不要脸的,搞自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