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亲拟报告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官路无疆-938亲拟报告

  曾家辉对于陆俊生反应的情况,倒是深以为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内地传媒比如经济时报、南方周末等都曾对希望工程的内部问题进行过报道,但这仅是少数报纸如此,而大多采取的是低调不出声,甚至几乎是鸦雀无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倒是青基会的邹小达,他反而利用传媒曾一度声嘶力竭的喊叫自己如何冤屈、自己的投资是如何的“合法”。

  假的就是假的,违规就是违规,就看有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现在的陆俊生就算是站出来说话的一个重要之人。

  曾家辉与陆俊生的谈话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看看时间谈得太晚了,有些情况一时也不知怎么谈起,二人在咖啡厅里用了一份简单的西餐,算是当天的晚餐,曾家辉与陆俊生商议,先整理情况,然后需要了解什么情况随时联系,于是这才分道扬镳,相互告辞。

  对于这一天谈话获得的重要信息,曾家辉没有搁置,而是直接去了办公室,他要整理一下谈话内容。同时,他也叫来了几名熟悉基金会财务情况的工作人员,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验证。

  直到很晚的时候,他才梳理整理了一份报告,《关于邹小达使用资金违法与否?》,提出了几个情况进行佐证:

  第一,邹小达违规投资数额巨大,且投资时间长达十年,而且这种“黑幕”好像还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一家报纸曾报刊登文章披露此事后,邹小达召开单位内部中层干部研究对策,可就在这个会上,还有许多不了解内情的干部义愤填膺说:报纸说我们挪用捐款去投资?这是胡说!我们应该立即起诉!我们的青基会《声明》不应该软下去。可是直到现在,邹小达也不敢起诉报纸媒体,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是正大光明、合法合规的投资,邹小达为什么要对自己单位的中层干部“保密”?也许,一方面是因为他自知此事的不合法;另一方面,在青基会里,只有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基金部专门负责投资和财务部的少数负责人才知道希望工程的巨额捐款曾被拿去投资了。

  第二,邹小达在对各省市青基会负责人谈话时,不敢承认自己是“直接投资”。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基金会的各级负责人都知道,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法规,基金会自行“直接投资”属于违规;委托其他金融机构“间接投资”,属于合法。调查到的初步情况是,邹小达在违规投资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竟然抽取各省市希望工程的“待拨款”,继续追加投资。面对各省青基会负责人,邹小达曾经说:任何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利润永远与风险成正比,这是投资活动的一条铁的规律,一般年回报率达到15%以上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