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七章 精神寄托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现在要同时守卫三门,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

  于是,他不得不继续扩大征召城中百姓,甚至连女人都用上了。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依然全力支持,除了每天不停的祈祷,甚至将宫中的侍卫都抽出大部分去支援阿济格。

  按她的说法,若是连盛京城都守不住了,皇宫守卫力量再强,又有何用?

  随即,在她的倡导下,代善的鼎力支持下,城中的贵族大臣纷纷捐出家中壮丁、家奴以及财物、粮食全力助战。

  在这一点上,他们比之大明的藩王要强太多了。

  有那么多上层人物带头行动,城中的凝聚力又增强了一分,士气也高涨了一些。

  可能正因为如此,意识到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城,明军第一次一整天都没有发起进攻,连大孔明灯的轰炸也停止了。

  阿济格欣喜的同时,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抓住这难得的喘息之机,一边紧急训练招募的百姓,一边继续组织城中力量加强构建防御。

  此刻城中的地下,几条主干道都已经全部贯通,而且还有一条直通天佑门下方,支援的援军从地下便可以直接向天佑门输送。

  正是这样,之前最危机的天佑门,在明军的轮番进攻下,还是成功的守住了。

  明军迟迟无法攻破,所以才不得不分兵转攻其他两门。

  见这招有效,所以阿济格想将地道也修到外攘门、抚近门附近,甚至尽可能的将各门都贯通。

  这样既可以互相支援,安全性大增,也能够很好的隐藏兵力的调动。

  可是他不知,李天龙暂停进攻,固然与他的这些手段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

  因为李天龙已经知道多尔衮的主力被沈督师的大军给歼灭了大部,剩下兵力也被打散,正在向分水岭方向奔逃。

  而沈浪在得知沈阳城的防守很顽强,己方的损失也不小之后,便下令李天龙暂停进攻,改为围困,等待自己大军抵达。

  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并非沈浪想抢李天龙的功劳,沈浪也没必要去抢谁的功劳。

  而是他担心万一逼急了,城中的建虏也会学多尔衮这一招,突然就选择了突围。

  李天龙麾下的兵力不多,万一城中所有建虏选择从四面八方一起突围,还真的很难全部阻拦。

  城中的居民逃一些还不要紧,要是顺治和那些贵族大臣逃了出去,这次行动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留下不小的隐患。

  反正沈阳城也跑不了,不用急于这一时,待自己的大军抵达,就很稳妥了。

  李天龙不需要将沈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只需要分兵监视住各门的出口即可。

  以防城中建虏也选择泅渡,或者用其他载具过河,派出探子日夜在护城河周围巡视即可。

  这样也可以防止从三岔河方向赶来的建虏,将多尔衮大败的情报提前带入城内。

  如此布置下,只要城中建虏暂时没有意识到巨大生死危机,想必也不会急于全城突围。

  果然,明军一连三天都没有发起进攻,只用火炮进行袭扰,并没有让阿济格过多联想。

  毕竟城外明军的兵力也并不多,这段时日的凶猛进攻,兵力和物资的消耗也不小。

  现在连大孔明灯每次都只是起飞两只,也很少进行轰炸,很可能是物资储备所剩不多,后勤补给很困难,所以李天龙不敢过渡消耗,才不得不暂停进攻。

  至于多尔衮的大军,是盛京城,乃至整个大清的希望,谁都不会想到他会这么快败于沈浪之手,也不敢去想。

  毕竟人在巨大的困境中,都需要一点精神寄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去打破。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