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四章 进驻九龙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国家富足与否的重要条件!

  而在十九世纪中期里,大部分欧洲国家还在进行工业革命阶段,或者是刚完成工业革命不久,尽管已经有了不俗的工业制造能力。但是社会保障等依旧非常薄弱,人均粮食水平其实想相当一般,要不然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活不下去的欧洲人移民去美洲甚至跑到远东来寻求生存和发财的机会了。

  即便是当代的世界老大英国也不例外。别看英国这么强大,但实际上普通英国人的生活并不咋滴。稍微多看基本描写维多利亚时期普通英国人生活的书籍,就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当时的英国人。尤其是绝大部分的普通英国人,其实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身为一个日不落帝国子民应该有的体面。

  十九世纪前期以及中期,世界各国上的普通百姓过的都不咋滴,谁也别说谁的不是。

  欧洲国家的人均粮食不高,中华帝国的人均粮食水平其实还要更低一些,中国地方虽然大,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当代的国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百姓们,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你想想,一个拥有数十亩田地的小地主都无法做到天天吃白米饭的国家里,你还想要普通农民拥有多么好的生活?

  不饿死就不错了!

  虽然普遍性的影响不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方招募士兵,但是这个时候帝国的人口数量就是凸显出好处来了,人口基数大,适龄的潜在兵源就多啊,而且帝国的军队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多,海陆军加起来,算上守备队,军队的总数也就八十万不到。

  从好几亿人口里挑选八十万人?

  这如果还挑不出来的话,军训部的那些主官们都得羞愧到自杀谢罪了。

  加上这年头,当兵对于农村子弟而言还是拥有相当大吸引力的!

  尽管自从帝国统一后,军方就是开始逐步下调普通士兵的薪资水平,当然了,是不会直接下调的,而是会采用各种名目直接扣除,比如说以往都是军方直接补贴一部分伙食费,而现在所有的伙食费需要士兵自己出了,而仅仅是取消伙食费补贴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军方节省至少一千万的支出。

  帝国统一后,士兵能够实际拿到手的钱,已经没有内战时期那么高了,不过这依旧无法阻挡农村子弟参军的热情。

  为什么?

  因为哪怕是现在的士兵薪资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但是依旧不少,至少比在家里种地收入多。

  同时在野战服役三年后,士兵如果愿意继续服役,可以继续服役并成为士官,由此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其职业生涯可以一直继续到四十多岁。

  同时士兵如果无法考取士官,也可以转入地方守备部队继续服役,而这个服役时间则是要短暂一些。只有两年,然后再退出现役。

  不管是从野战部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