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珠江口海战的战术以及详细的战斗经过都有着极大的类似。

  比如在海战中,双方都发现彼此的炮弹都无法给对方的铁甲舰带来致命的伤害。并无法决定海战的胜负。

  此外奥地利海战采用的V字楔形战术以及冲撞战术也是和珠江口海战的中英两国海军有所相似。

  当初的英国海军就是采用V字楔形战术,而中国海军则是采用主动冲撞战术。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两场海战都是通过撞击敌人的主要战舰,并击沉后才奠定了海战的胜负。

  珠江口海战里。是中国海军通过两败俱伤的模式,一举撞沉了英国的抵抗号。

  而利萨海战里,则是弱小的奥地利海军撞沉了意大利海军的旗舰‘意大利国王号’。

  这两场相隔只有三个多月的海战。以极为相似的战术以及过程、结果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军大讨论。

  这种效果比单一的一场海战影响力要更大的多。

  其他国家的海军怎么应对这种变化不得而知,而帝国海军内部。则是再一次掀起了关于新式铁甲舰以及未来海军战术的讨论高潮。

  而这种讨论也是更加确定了之前海军的一系列变革的正确性,之前还有不少海军将领对万吨铁甲舰。即蚩尤级铁甲舰的设计有所争论,认为八门两百五十毫米的主炮是不恰当的。

  他们之前有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以万吨的船体装备八门两百五十毫米的后装主炮,而且还是带旋转封闭式炮塔的主炮,其重量是非常庞大的。

  过大的重量就会带来中心不稳,为了保持重心,蚩尤级的干舷就必须降低到非常低的地步,而干舷低就会影响到适航能力,尤其是远洋适航能力。

  而一些海军将领认为,如此牺牲蚩尤级铁甲舰的适航能力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样的蚩尤级就很难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和敌舰队作战。

  但是利萨海战爆发后,意大利海军和奥地利海军再一次证明了现有的舰炮,尤其是两百毫米口径以下的舰炮威力不足的时候,原有保持反对意见的帝国海军将领就是闭上了嘴。

  如果说只有一场珠江口海战不能作为参考的话,那么再加上一场利萨海战,那么就足以证明现有的舰炮威力严重不足了。

  珠江口海战和利萨海战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帝国海军,同样也是深刻影响到了英国皇家海军。

  根据一些小道消息,英国人已经是开始建造新式铁甲舰,而新式的铁甲舰和原来的传统铁甲舰极为不同。

  不仅仅是采用炮塔设计,同时还准备彻底放弃风帆,预计采用纯蒸汽动力,不过详细的设计,比如吨位,准备采用什么火炮,舰炮的布局,航速这些都是没有明确消息。

  同时也有消息表示,英国人对后装线膛炮的性能非常不满意,认为价格昂贵不说,而且性能不稳定,故障高,同时还会隔三差五玩殉爆,现在英国人已经准在新服役的铁甲舰上装备前装线膛炮,甚至还打算把已经服役的铁甲舰上的后装炮也改装为前装线膛炮。

  对于英国人为什么会**********,林哲表示相当不解。

  但现实就是,不管是历史时空还是这个时空,英国人真这么干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