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6章 他是所有人的张卫东_重启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张卫东就恢复了看客的身份。他看明白了,无论是郭嘉还是这批商人,都是各怀心事,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彼此重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接下来还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看见了真相。

  包船王不是第一次回国,他去过京城多次,见京城缺少高档饭店,跟荣先生他们说起,他有意在京城捐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用于接待全球客人。

  这句话一出,会议顿时就冷场,张卫东分明听见部委中有人说:;京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怎么能接受一个资本家的捐款?他还希望用他父亲包兆龙的名字来命名这座酒店。

  张卫东慌忙对荣先生说:;荣先生,我建议您立刻向老人家汇报,我相信,他很乐意接受爱国商人的馈赠,这是无偿捐建,对方不过要个虚名而已,可以满足他。

  ;你不用急,我会汇报的,我们不会伤害爱国商人的一腔爱国热情,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荣先生的反应和张卫东想的差别也很大。

  参加晚宴以后,汪启南来到张卫东的房间说:;这件事你我都没资格插手,今天与会的有资格的人都没说话,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

  ;收紧改革的风头还没过去,你知道这一点就行了。

  捐建酒店的事被搁置了。

  汪启南最后告诉他说:;咚咚,你和香江牵扯太深,留在特区没什么好处,我建议你还是回皖北或者京城,这个时代不是钱说话。

  不用他提醒,张卫东也明白他太弱小了,稍微一个风吹草动对他来说就是要命的大事。

  于是他又回到了皖北安静的生活。

  1982年的夏天,一中校长带着三个中年人登门造访,他们是北大少年班负责招生的同志。

  张卫东这位神童入了北大的眼,这次来是给他做测试,如果成绩合格,就能在十二岁的年纪,成为目前国内最年轻的大学生。

  关月玲喜出望外,马上打电话到京城给张秉忠老汉报喜,张良广等人恨不得人在现场看着他的发挥。

  这场测试在张卫东看来平平无奇,成绩也是当场就出来的,招生办的同志看完成就便立刻邀请他去北大读书。

  在1978年以后,很多高校在中科大推出少年班以后,相继也做了这一类的尝试,就连北大这样的学府也有过招生。

  一中校长为他操碎了心,他想当然的以为张卫东会同意,没问过他的意见自己联系北大校方,见测试成功,立刻就开始宣扬起来。

  张卫东的神童之名在全县再一次响亮起来。

  一中甚至没经过他的同意就开始宣传张卫东被北大少年班录取的消息。

  看到测试的题目,张卫东明白,这些大学少年班推行的是精英教育,就和前面说的一样,方向还是培养偏实践应用的物理学家,招收对象是理工科有专长的学生,整个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