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人效应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1982年的开年之初,如果说可以用一句话给这一年概括一下的话。

  那么这就是我国人民正在与短缺经济告别,却仍旧要为提高幸福指数持续努力奋斗的年代。

  这一年,国家统计局宣布,我国人口总数首都超过了十亿人口。

  这无疑让政府的机关相关部门如临大敌,更是全力去抓计生工作。

  但在人口带来的空前压力背后,也意味我们拥有了一个相当庞大的消费市场,未来可供挖掘的潜力无限。

  而在1982年的报刊上,全年有关经济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有两个。

  一个是“擅自提价”,另一个就是“二道贩子”。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1981年前后,价格杠杆已经开始初步发挥作用。

  正以越来越大的力度,来挑战由国家一贯实行的统购统销,不按照供需规律来确定的商品价格。

  到了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其实是市场经济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可在那个时期,国家却仍要坚定地用行政手段继续来管理经济,管控市场。

  当然,这不是说国家的政策在前进的方向上摇摆不定,或是要走回头老路。

  而且因为一切改革都要循序渐进,并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带领我们摸索前进的“伟人”,相当小心翼翼,在追求一种逐渐过渡的“软着陆”。

  因而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发布了十项措施坚决稳定市场物价,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控制价格。

  无论从大件自行车、手表还是到臭豆腐,统统都纳入管理范围。

  同时为了方便监督,发动群众,报纸、电台经常公告各种价格。

  尤其是与老百姓日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比如馒头、油条、麻花等等。

  因为一旦当老百姓知道了国家规定的价格,自然就起到了全民监督的作用。

  另外,为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国家上层还要求必须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的行为。

  不用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不是出卖自己生产的产品,而是买进商品转手,从中获利的人。

  也就是二道贩子。

  但同时也提出,这种活动有些是国家允许的,有些是不允许的。

  别忘了,只要是从事零售的人员货店铺。那都是转手渔利的机构。

  如果都不允许等于是取消了所有商店,包括所有国营商店。

  所以当年说,经过政府同意,在不影响国家收购的前提下,对经济自由行为,应该给予保护。

  很显然,这是个过渡时期的政策,区别对待。

  那么我们也就知道,洪衍武亲手兴办的这个服装夜市,处境有多么美妙了。

  首先他们发挥着替西城区服装公司消化库存的功能,属于政府着意扶持的个体工商户,自然就归类在了国家允许的范畴之内。

  其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