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历史的拐点_我不可能这么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落日升,又是一天新的开始。

  来到东国大学,刚进入教学室,方程就听到旁边的人在窃窃低语。

  “听说了么,有消息说明天上午韩孝珠接受学校邀请,将会给今年刚入学的新生上一堂演技分享课。”

  “我也听说了。韩孝珠啊!我们东国大学电影系走出去的大明星。09年的时候她和李胜基主演的电视剧《灿烂的遗产》最高收视率高达%,是当年收视率最高的国民电视剧。而且这部电视剧还出口到华夏,那可是华夏啊。华夏人一个个眼睛都长到了头顶上,一向都看不起我们这边。没想到那部剧竟然能出口到华夏……”

  蓦然听到天朝的名字,方程不禁又想起了原身对天朝的怨念。

  其实原身之所以对天朝抱有怨念,倒也不仅仅只是原身性格的原因。

  原身对天朝的文化是十分推崇的,从小就学习汉语,看百家经典,特别是天朝古代文人的诗词,原身就更为喜爱。

  只不过这个时空天朝的历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改变发生于历史上清朝的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时期,一位雄才大略名叫蔺诚的雄主自广东肇庆兴起,趁清王朝与太平天国缠斗之际,默默积累,发展科技,并暗中给太平天国提供支持。最后积累足够后,一举爆兵,在国外势力反应过来之前联合太平天国两年内就平推中原,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历史真正的拐点就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连续战败,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蔺诚又趁太平天国势弱时侵吞其势力,并使用各种手段挑拨满汉之分,让汉人官员人人自危,最后如沸汤融雪势如破竹般一举功成。

  推翻清朝后,蔺诚又手段百出,在曾国藩的辅助下瓦解了太平天国的势力,最后统一华夏。

  统一华夏后,蔺诚本想废除帝制,但因历史原因,最终在曾国藩的劝说下于金陵(南京)称帝。

  称帝后,蔺诚建立华夏帝国,一边表面上与欧洲列强交好,口头上同意开放华夏市场,远交近攻,另一边又不承认清王朝与俄国签订的割地条约,与俄国大战后,收回失地。

  只是在与俄国大战时,俄国鼓动RB侵略朝鲜,企图利用RB的野心夹击华夏,虽然朝鲜在华夏帮助下最终击败侵略,但也由于后期欧洲列强反应过来后的干涉下,在朝鲜国王去世后,扶立另一位朝鲜王世子继位,与原王世子相争,分割朝鲜,朝鲜在历史惯性下一分为二:一为朝鲜,一为韩国。朝鲜继续实行帝制,韩国则开始实行表面共和。

  蔺诚一生只娶一妻,育有一女,终生无子。

  在位五十多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感觉时机成熟,便主动退位,华夏开始实行类似明朝时的内阁掌权制,华夏帝国也改称为华夏人民共和国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