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七章 福兮 祸兮 阴谋兮_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七章福兮祸兮阴谋兮

  产量在人手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面,骤然的增加了八倍或者十倍,不管原来的利润如何的微薄,一下子翻了这么多倍,想不发财也难了。

  陆善人发财了,沧州各个府县的人都是在这里传言,从前陆家是纺纱织布都做些,自己生产原料,自己销售,不过突然间,所有的佣工都开始纺纱,而且棉纱的产量不可思议的高,产量高,价钱也是降低了下来。

  商人们都是逐利之徒,自然是谁家的棉纱便宜,就会用谁家的,使用了陆善人工场里面的棉纱,自己的成本也可以降低不少,卖给来收购布匹的商人们,利润也是增加不少。这么一来,许多的纺纱作坊甚至是民户都是被陆善人的工场打垮,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人教什么。

  凡是商人都只会是自动自觉的去做一些事情,陆善人和下面的地主签了契约,规定他们所种的棉花,都要交给陆家来纺纱。

  等到周围的人意识到陆家发财的时候,陆善人已经是沧州甚至是北直隶南面最大的纱厂主了,他的工场防卫的极为严密,纱厂的工人们都是吃住在里面,轻易不得外出,陆家还在县城外面买了庄园。

  把佣工和他们的家属都安置在里面,总得来说,为了保密,已经是把自己的纱厂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区域。

  北直隶南部的布匹产量加大,对于销售的价格也是逐渐的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陆家从神仙的手中获得了纺纱机之后,在另一个县城,还有个商人也是因为差不多的途径。

  平日里面在街坊邻居之中的风评很好,一是虔诚神佛,二是时时行善,所以某位仙风道骨的仙长找上门来,传下来宝物和天书,结果这商人找了两三个木匠进门,半个月之后,他们家的布匹产量也是增加了许多倍。

  而且据说是用工很少,完全是靠着河流的驱动,用水车来织布,这个商人可不像是陆善人这么懂得韬光养晦,而是大肆宣扬自己因为做好事做的多,得到了神仙的垂青。

  大凡民间的人行善积德,心里面固然是有做好事的心思,可也想我做这些好事冥冥之中也会有人看到,肯定是会有好报,即便是不在今世,也许就在来世,这么说虽然是尖酸刻薄,可却也是世间真相。

  做好事突然得到了仙人垂青,肯定是要大肆的炫耀一番,陆开邻县的商人就是如此,陆开和那名商人,一个纱厂,一个布厂,两个人的买卖都和吹气一样的膨胀了起来,不过这样的膨胀,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对自己身边的上下游产业有所促进,可是到了两家的生意接口之后,巨大的产量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把其他的同行挤破产了。

  这种情况和邓闽在松江遇到的没有什么大区别,很快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