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四章 机床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仔细看了看牛车上的稻谷,这一袋是半石,而牛车上面,装了整整六十袋。

  身为一个马上皇帝,再也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这样运输量的提升,对于军中后勤供应,有多么大的影响。

  如果早有此物,这次北征,根本不用调集五十万民夫,只要一半的人数就足够了。

  少了二十多万民夫,又能节约多少粮食啊!

  “此物可能量产?”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行,孙儿着马所副正在进行工艺改进,希望以后能大批量生产。皇爷爷请跟我来……”

  重新回到了仓库里面,朱瞻基带着朱棣来到了一台简易的惊人的车床前面。

  说是车床,其实是有些夸张了,这就是五根打磨的方铁,两头被固定在一个框架上。

  中间的三根呈品字形,固定着一个夹具,夹具的中间,是一个空心的通槽,被固定了两个轴承。

  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齿轮,一个卡一个,从最上面一直连到最下面。这将近二十个齿轮,组成了一副工业时代的另类震撼。

  在最下面一个齿轮的中间,铆上了一个反向的铁棒,铁棒的顶端,横着一个稍小的铁柱。

  除了朱瞻基他们几个人,其他人都没能看懂这是什么东西。

  朱瞻基对着马迪说道:“把滑轮放下,上去蹬几圈。”

  马迪立即又兴奋地坐在一个三角形的软垫上,双脚蹬在了齿轮上面的铁棒,两条腿飞快地蹬动了起来。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然后小齿轮又带动大齿轮,齿轮的配比严格按照力能进行带动。

  虽然这种力量远远不如电机的力量,也不能进行复杂的加工。

  但是,当夹具飞快地转动,带动了中间一根直木棒也飞速转动,然后马致才手握靠近胸前的一根摆杆,沿着五根铁条最前面的一根,将固定住的一个刃具慢慢递进,那根木棒立刻就被刨出了木花。

  木棒遇到了高温,慢慢的开始冒出了青烟,也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松木香。

  马致才目不转睛地盯着木棒,慢慢用力,很快就把木棒切削成了一根圆形的木棒,比任何工匠费力打磨的还要圆。

  这还不算完,他又把夹具对面的另一个夹具慢慢向转动的木棒递进,这个夹具上面只有一根固定好的钻头。

  这个钻头并不是特种钢,目前特种钢也没有研发出来,只是普通的细铁柱,前面被马致才手工打磨成了螺旋形的钻头。

  这种钻头钻铁是钻不动的,但是普通的松木却不在话下。

  随着钻头的递进,木棒的旋转,钻头轻易地在木棒的中间钻出了一个细洞。钻到还不到一米深的时候,钻头的长度已经到底,马迪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蹬动,马致才将木棒重新换了一个头。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朱棣,就连其他人也都看出这台机器的妙用了。将此前的工序重新又走了一遍,最后,一根大约一米三长短的空心木棒就制作成功。

  朱瞻基将这根木棒递给了朱棣,笑道:“皇爷爷,你看,这像什么?”

  朱棣没有回答,手举这木棒,用眼睛看了一下中间的小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了木棒问道:“木棒易切,铁棒难钻啊!”

  朱瞻基笑道:“我们现在已经能切木棒了,离切铁棒还远吗?给孙儿最多两年的时间,我能让大明以后有用不完的火枪。”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