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节 考举?科举?(1/3)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身名额,用来授予这选拔出来的十五人。

  这个考举,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刘启通过帛书上的聊聊数百字,瞬间就联想到了,这考举拿来给刘德招募十五人,简直就是浪费!

  汉室自立国以来,就饱尝人才匮乏的苦恼。

  没有足够的人才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官吏,没有足够的官吏来治理地方,所谓的中央集权就是一句空话。

  可这人才不会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就算能从天上掉下来,作为天子,他又怎么知道对方是有真才实干的真能人还是滥竽充数的庸才?

  汉室立国数十年以来,为了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自刘邦开始,历代天子都是伤透了脑筋。

  什么给地方下死命令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举荐任务之类的办法都用尽了,可朝堂上来来去去的大臣却还大都依旧是老面孔或者官二代,从底层爬上来的少之又少。

  无疑,这对于汉家的江山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这帛书上所说的考举,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后或许地方官再也用不着举荐什么的了,这考举若是能实行开来,命天下读书人,都来考这考举,那么,自然当可野无遗贤!”刘启心里想着,他自是知道,若这考举真的推行开来,那些怀才不遇或者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都会来参加。

  只是,问题是,这个考举是否存在风险?

  另外,又该如何保证考举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这考举采用什么标准?

  是考黄老派的思想还是法家的刑律,或者儒家的经典呢?

  ………………………………………………

  抱歉,白天有事情耽搁了,今天先更基本的3更吧,明天再爆发!

  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满地打滚ING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