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一节 左勾拳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工商业和地主阶级的脑袋上。

  那前面等待着刘彻的除了地雷阵,就是万丈深渊了。

  保准各方势力,联起手来,把刘彻炸的妈妈都不认识!

  “但是,为什么要碰这个地雷阵呢?”刘彻心里呵呵的笑着。

  相比朝臣,刘彻比这些政治精英最大的优势在于视角。

  这些家伙的眼睛只能看到过去。

  而刘彻却对未来,清晰无比。

  中国历史上,在古代封建社会,最大的财源是什么?

  农税?人头税?工商税?

  答案是,都不是!

  哪怕在南宋时期,南宋小朝廷有大半财税,来源于出口和贸易。

  但,真正的财富之源与社会经济的基石与动脉,从来都不是贸易。

  盐,才是自始至终,贯彻在古代中国经济中的白色黄金。

  翻看史书,你就能清晰的看到,历代政府的强弱,国家财政的富裕与否,取决于政府在盐这个东西上的话语权。

  去土里刨食,能有多少钱?

  把农民逼死了,国家也收不到多少。

  那些财富与粮食,最后都进了上上下下的官员和胥吏的兜里。

  而盐就不同了。

  在古代,盐在中国的地位,基本相当于后世地球的石油。

  只要政府能控制好食盐的生产销售,基本上,就不用为财政发愁。

  甚至,周边的四夷,也可以通过盐来控制。

  一如后世米帝,用石油美元操纵全球。

  而在现在,整个世界,对于盐这种白色的结晶体的威力,了解的实在太少了。

  哪怕是刘濞在吴国,靠着煮盐、铸铁,发展出了能与朝廷叫板的力量。

  人们对它的认知,也很少很少。

  高冷的贵族列侯们,鼻孔高高向上,甚至懒得去理会,对盐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都是放任自流。

  即使是法家,也一门心思扑在‘尽地力之教’上,没去理会盐的问题。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盐的作用,大体上跟铜钱、布帛是一样的。

  属于一种流通的商品,精明一些的聪明人,也顶多以为,不过是个交易的等价物罢了。

  认知的不足,见识的不足,就让刘彻拉开了与他的朝臣们的距离。

  在这些人一门心思的在琢磨田税、人头税,聪明一些的人,则最多考虑杀商人这头肥猪过年的时候,刘彻已经在开始准备,将盐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以及基本等价物,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当然了,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种物资。地位与盐,相差无几。

  那就是铁!

  现在的汉室。农业发展,需要铁。军事装备,也需要铁,民生工程更离不开铁的供应。

  作为一种在战国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全新金属。

  铁,现在刚刚战胜了它的宿敌青铜,坐上天下第一金属的宝座。

  但离它的全盛时期,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普及度,更是远远不够。

  现在,就连汉军之中,也起码还有一半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